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走进“同舟食安”丨浙江岱山县龙头村:打造“山海农旅共融”食安共富幸福新场景

2025-09-15 14:4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龙游山海,人归蓬莱。地处岱山县本岛东北部的岱东镇龙头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近年来,龙头村深入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积极融入“半海半田半片街”的概念,打造乡村会客厅、轻餐美食、集市经济食安业态,发展推广“订单农业”共富模式。如今,龙头村每年为农民增收超200万元,并作为山海农旅共融乡村片区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省级重点村,探索出一条独具海岛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近日,记者走进龙头村,一幅“山海农旅共融”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岱山县岱东镇龙头村灯塔咖啡馆

打造“农旅融合”共富产业链 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实施地标产品标准化,订单农业稳增收。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岱山沙洋晒生”为核心,龙头村构建起“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农业体系。依托岱山县城投集团规模化经营,制定《岱山沙洋晒生生产技术规程》,为农户统一提供有机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对400亩花生基地实施土壤监测和农残快检,确保原料100%合格。2025年,“岱山沙洋晒生”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带动299户农户参与订单种植,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开发晒生预包装食品,通过文旅渠道年销售额破百万,实现“产+销”安全闭环。

闲置资源活化,食旅场景引客源。引入龙头-鹿栏晴沙田园综合体项目,龙头村创新盘活19处闲置农房,打造“半海半田半片街”综合体。不仅植入安全餐饮、特色民宿等新业态,还成功引入食肆酒店、新中式茶馆、“泊隐·花境”等8家文旅品牌商户入驻,辐射带动周边数十家民宿建设升级,年增收200余万元,让闲置资源变身“增收宝库”。

岱山县岱东镇龙头村“半街田园”一角

激活“长效共享”协同发展链 筑牢共同富裕根基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共享产业发展红利。龙头村推行“订单农业+村集体入股”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可获得每亩800元的保底收益;村集体参股文旅项目,年终按利润进行二次分红。2024年,户均分红达5200元。以沙洋花生专业合作社为例,其联合文旅企业开发伴手礼,溢价30%销售,带动农户增收47万元。

岱山县岱东镇龙头村花生工坊

搭建共富议事平台,破解食安发展难题。通过强村公司带动,组织村民主动承接食安等改造工程,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建立“红领蝶变”共富议事会,定期协商推动解决食安堵点难点。与此同时,村里打造田园体验融合带,在“乡村生活馆”内设置农耕研学区、DIY工坊,开发“从田头到灶头”食安科普路线,游客可亲手参与晒生加工、萝卜清洗等环节,直观感受农产品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形成“种植+体验+消费”闭环,在丰富文旅体验的同时,又强化了食品安全认知。

岱山县岱东镇龙头村花生工坊

打造产销直通渠道,拓宽农户增收路径。依托龙头村经济合作社线上直播销售,形成“线下展销+线上直播+物流配送”全链条销货模式。今年以来,通过客货邮融合线路,累计销售农特产品2500箱,助农增收9.5万元,让海岛特色农产品跨越山海,直达消费者手中。

构建“全域覆盖”食安共治链 守护百姓幸福底色

数字赋能溯源。为400亩订单农业实施“浙农码”“浙食链”贯通应用,从农田种植到产品流通,农残检测结果、生产加工信息、产品流通信息等实现“一码可查”,用数字化手段为食品安全筑起“防护墙”,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多元监督发力。村里的渔嫂们自发成立食安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深入餐饮店铺、民宿后厨,参与卫生状况监督检查;协同通过“红领蝶变”议事会等制度,让村民主动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形成“政府监管+群众监督+商户自律”的多元共治格局。

强化食安治理。定期实施食品安全“五进”、百姓点检等现场活动;依托“‘岱’你知食”食品安全科普专栏,通过图文、短视频、现场讲解等形式,向村民与游客普及食安知识。同时,加大农村假冒伪劣产品治理力度,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让“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成为村民与游客的共同体验,进一步夯实群众的食品安全幸福感。

下一步,龙头村将继续深化“山海农旅共融”发展模式,不断完善食安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品质,向着食安共富幸福新未来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