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在宁波奉化溪口镇,金黄酥脆、层叠飘香的千层饼,不仅是萦绕在几代人心头的乡愁滋味,更是一张承载着百年匠心的美食文化名片。作为溪口千层饼的代表性品牌,蒋家龙门千层饼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老字号坚守与创新的时代缩影,也是奉化区市场监管局精准施策、推动“食安共富”的生动实践。
百年匠心铸就品牌 监管赋能破解困境
蒋家龙门千层饼始创于1916年。1979年,第三代传人蒋定君接过父辈衣钵,凭借对传统糕点工艺的执着与热爱,于1983年申领溪口首张经营千层饼的营业执照,又于1992 年注册“溪口”地名商标,于2008年获得溪口镇首张千层饼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证书,奠定了品牌化发展的基石。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逐渐显露出力不从心之处。产业整体规模偏小,生产环境、工艺流程与现代标准化要求存在差距,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更令人忧心的是,品牌保护意识不足导致商标侵权事件频发,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严重损害了正宗溪口千层饼的声誉和产业健康。蒋定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一时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破局始于监管赋能。奉化区市场监管局精准把脉产业痛点,首先针对小作坊生产条件薄弱的核心问题,启动“阳光小作坊”改造计划。专家团队深入一线,提供帮扶指导,帮助蒋家龙门等作坊优化功能布局、升级卫生设施、规范工艺流程,显著提升了生产环境的合规性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同时,针对品牌保护难题,2018年,在该局的积极推动和专业指导下,“奉化千层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以此为契机,溪口市场监管所联合行业协会深入调研,创新推动以协会名义团体投保“地理标志商标侵权损失补偿保险”,并简化流程授权小作坊规范使用地标商标,构筑起坚实的品牌保护网。
薪火相传破圈创新 青春力量焕发新生
传承,始终是传统技艺面临的最大挑战。面对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技艺兴趣淡薄的现实,传承断代的风险曾如阴云般笼罩在蒋定君心头。他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女儿——90后的蒋夏怡。大学毕业后的蒋夏怡,感念父母年迈,更忧心家族百年技艺失传,毅然选择回到溪口,肩负起蒋家龙门千层饼第四代传承人的使命。
蒋夏怡的回归,为老字号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视角。在产品与品牌形象上,她敏锐捕捉国潮复兴趋势,大胆推出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国潮风、民国风情款等系列新包装设计,使老字号焕发青春光彩,更贴近年轻消费者审美。在产品形态上,她勇于跨界创新,创造性研发出一款极具话题性的“千层饼冰淇淋”——将酥脆的千层饼碎与醇香冰淇淋巧妙结合,既保留了传统风味记忆点,又创造出全新的味觉体验,成为吸引年轻游客的网红爆款,单日销量突破100杯。在营销推广上,她积极拥抱数字时代,通过电商平台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方式,不断拓展千层饼制作技艺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单场观看量超10000人次,带动线上销售额增长80%。
奉化区市场监管局也持续给予支持,特别是在其拓展线上渠道时,指导规范网络销售行为和食品标签标识,确保线上销售同样安全合规,让这份“酥香”通过网络安全、放心地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根植乡土培育新苗 非遗传承共筑未来
作为新生代传承人,蒋夏怡深知,技艺的延续不仅在于家族传承,更在于社会土壤的培育。在区市场监管局、镇政府等的引导与支持下,她着力打造“蒋家龙门千层饼非遗”共富工坊,并积极推动溪口千层饼制作技艺进校园,开设“非遗劳动课”,截至目前,累计超8500名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小小传承人”。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各类非遗集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现场展示千层饼制作过程,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关注。
“传统是根,创新是翼。市场监管的‘安全网’托住了根,我们才有底气去飞翔。”蒋夏怡的这句话,深刻道出了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生存发展的关键。
食安共富谱新篇 乡土美食香万里
奉化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蒋家龙门千层饼的蝶变,是“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的一个鲜活样本。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深化“地标+非遗+食安”的赋能模式,加大对传统美食产业的扶持力度。聚焦强化全链条质量监管、深化品牌保护与推广、拓展“共富工坊”覆盖面等维度,为乡土美食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其在安全与创新的双重保障下,真正成为驱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