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曹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切实解决食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制售假劣肉、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整治走深走实。
统筹指挥,形成监管合力。在前期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璧山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整合资源、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共治共享的方针,印发联合检查工作方案,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了“全覆盖、无死角”的联合整治格局。构建“纵向穿透、横向聚合”的治理网络,纵向建立“局领导班子+机关科室+基层所”三级联动方式,由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组成督导专班,下沉15个基层市场监管所督导工作开展情况,有效推动整治行动的落实见效。横向联合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构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工作体系,聚焦农村集贸市场、校园周边、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5次,实现农村食品违法线索“上通下达、联查联办”的闭环处置效能。
聚焦重点,压实责任链条。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原则,聚焦整治重点领域环节,建立了“三级联动”排查、联合执法、社会共治等联合检查工作机制,依托镇街“141”基层智治体系,打造了一条从部门、街镇到村社、网格的全方位、无死角、大闭环监管链条,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坚持深挖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根源,坚持“查处一案、震慑一片”原则,集中整治以来,查办无证生产、虚假标注、销售过期食品等案件89件,通过高频次执法形成强力震慑。
强化宣传,巩固整治成效。璧山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通过设立农村食品安全“曝光台”,新媒体、村社区公告栏公示违法案件,政务信息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宣传资料、征集线索,在人员密集场所投放宣传资料,开展行业领域联合集中宣传,普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知识等宣传方式,强化了食品安全意识,人民群众可感可知度明显增强。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宣教网络,举办7场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组织食品经营户、村网格员等500余人参与,结合“山寨食品包装辨别”“过期食品翻新识别”等3个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依托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推送食品安全宣传98次,印制发放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辨别、拒绝假劣肉制品等资料3500份。在处理1起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投诉中,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0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