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亚兰)为防控夏季高温季节食品易腐变质的风险隐患,重庆市南川区市场监管局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认真抓好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紧盯重点品种,锁定监管重点对象。结合辖区食品生产主体实际,深入分析夏季高温天气下食品生产的特点和风险,通过精准摸排,确定肉制品、米粉制品、糕点、桶装饮用水、食用油等品种为重点监管对象,为后续监管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同时,对重点食品生产者进行全面排查,详细了解生产状况、卫生条件以及质量管控措施,督促食品生产主体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机制,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污染,严防腐败变质食品流入市场。
二是紧盯重点环节,从严防范隐患风险。对重点监管主体进行实地检查,严格查看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原材料储存和加工过程。针对生产车间,重点检查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是否符合食品生产要求,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针对原材料储存环节,检查原材料的储存温度、保质期等情况,确保原材料质量安全。针对生产加工过程,查看企业是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是否存在违规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部分企业存在车间温度过高、原材料储存不当等问题,监管人员当场要求企业抓好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是紧盯关键风险,严格保障产品质量。重点排查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杆菌污染、食用油酸败变质、湿米粉产生米酵菌酸、肉制品及糕点微生物滋生、氧化酸败等风险隐患,有针对性督促食品生产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结合高温天气原辅料及产品贮存风险,督导食品生产主体加强食品安全自查,配齐配足冷藏冷冻设施,按照规定温度条件储运食品,避免食品被阳光直射或高温暴晒,全链条保障生产条件持续满足食品安全要求。
入夏以来,该局共计检查肉制品、米粉制品、糕点、桶装饮用水、食用油等重点品种生产主体83家次,发现隐患4处,已督促整改完毕。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大检查力度,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夏季高温天气下食品安全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