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易权兵)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福祉。重庆市垫江县市场监管局在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多方联动,凝聚共治合力
该局注重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建立了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的熟悉度和影响力优势。目前,全县已有303名协管员上岗履职,他们不仅协助监管部门开展日常巡查,还成为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者。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将食品安全知识带回家,提升农村家庭的食品安全意识。组织“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参与食品安全检查,增强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
强化宣传,提升维权意识
宣传是提升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该局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微信群等贴近群众生活的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向村民讲解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内容,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该局还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展望未来,共筑安全防线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社会共治机制建设,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将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另一方面,将鼓励企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政府、社会、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垫江县必将构建起更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