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肖本游 程华新)9月10日,鄂东南阳新县经济开发区内,湖北恒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党员活动室里,“黄石市红旗型党支部”“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59块奖牌熠熠生辉。
“真没想到,不用跑银行网点,手机上就能提交材料,审批进度实时可查,短短3个工作日就拿到700万元商业信用贷款!这笔资金正好投进新型项目和新生产线设备采购,解了我们扩产的燃眉之急。”该公司董事长余鹏飞的感叹,道出了当地中小企业在信用贷款政策支持下的真切获得感。从“贷款难”到“贷得快”,从“抵押愁”到“信用足”,阳新县正以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为支点,撬动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信用就是融资‘金钥匙’!”自《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推行以来,阳新县深刻把握中小企业“轻资产、重成长、缺抵押”的共性特征,将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服务创新深度融合,主动作为、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制度突破与服务升级,推动企业“信用”这一无形资本高效转化为“资金”这一有形动能,让金融“活水”不仅“流得到”,更能“滴得准”,持续润泽县域经济的每一寸土壤。
破解融资“老大难”,机制创新是核心。阳新县打破“唯抵押论”的传统信贷思维,联动人行、农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起“政府引导、银行主导、信用为基、风险共担”的新型贷款模式。依托财政风险补偿机制,政府与银行按比例分担信贷风险,既为银行“敢贷、愿贷”吃下“定心丸”,也为企业“能贷、易贷”架起“直通车”。通过引入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评级体系,从经营状况、纳税记录、合同履约、知识产权等多维度评估企业信用价值,精准适配中小企业发展特性,从根源上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顽疾。
阳新县祥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振兴之路,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注脚。作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专注粮食加工,带动70名农民就业,与2万农户签订粮食生产订单,“率粮”牌糯米粉斩获“中国杨陵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湖北省优质农产品奖”等多项荣誉。“由于固定资产占比低,过去跑了多家银行,都因缺乏不动产抵押被拒之门外。”企业董事长禹水英坦言,轻资产运营的制造业企业,前期投入多集中在设备升级与技术研发,很难满足传统贷款的抵押要求。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仅凭企业信用评级结果即可放款,无需任何抵押担保。“800万元贷款3个工作日就到账,正好用于粮油收购资金周转及扩大生产。1-8月,产值已达1.2亿元。”从“碰壁”到“破冰”,信用的力量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
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服务升级是关键。为让好政策真正走进企业、惠及实体,阳新县打出一套精准服务“组合拳”:由县经信局牵头,联合各镇区、县直部门组建“政策宣讲团”,深入135家重点企业召开专场宣贯会,用“土话”讲清“干货”,确保企业对政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依托“双百服务”活动与企业诉求101机制,建立融资需求“动态收集—快速响应—精准对接”闭环,县经信局服务专班走进湖北美顺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车间、蹲点企业,既当“政策讲解员”,又做“申请指导员”,手把手帮助企业完成注册、评级、申贷全流程;创新建立“进度台账”动态管理机制,每周调度企业入库数、申请量、审批率等关键指标,对推进滞后的乡镇和领域“点对点”督办,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扣、不偏方向、不减速度”。
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已成为邮储银行阳新县支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该支行行长徐兴龙介绍,从政策落地、服务优化、机制创新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起全链条推进体系。对于纳入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白名单的企业,简化审批流程,线上申请的企业最快可实现“当日申请、3日放款”。仅8月份,该支行就为中培电子、携康智能、天源化工等11家中小企业贷款2900万元,有效提高了银行授信覆盖面和企业融资效率。
效率提升“加速度”,流程优化是保障。针对中小企业“时间紧、用款急”的特点,阳新县将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打造成“极速通道”:为每家重点企业配备1名专属客户经理,联合支行行长、产品经理组建“1+N”服务小组,提供从评级到放款的全周期跟踪服务;对纳入白名单的企业,推行“审批极简主义”,将授信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线上申请的企业更是实现“当日申请、3日放款”,让资金“活水”以最快速度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亮眼数据,见证着信用赋能的强劲实效。截至9月9日,阳新县企业信用信息入库数量已突破6000家,形成覆盖县域各行业的“信用数据库”;464家企业通过信用评级主动申请贷款,总金额达16.5亿元;164家企业凭借良好信用获得授信5.598亿元,160笔贷款已顺利放款5.051亿元,资金精准流向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其中,多家A级信用企业凭借优质信用记录获得最高1000万元贷款额度,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众多B、C级潜力企业也获得“雪中送炭”式的资金支持,助力其渡过难关、转型升级。从龙头企业到小微企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政策的覆盖面与精准度持续提升,让信用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发展角落。
如今,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已不仅是一种融资方式,更成为阳新县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抓手”。它让守信者得实惠,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信用建设,在全县形成“珍惜信用、积累信用、运用信用”的良性循环;它让金融资源更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企业初期的疑虑观望,到如今的主动参与;从政策文本上的“白纸黑字”,到车间里的“机器轰鸣”,阳新县以实打实的服务,让“信用变资金”从美好愿景照进发展现实。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阳新县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石训会表示,下一步将紧扣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创新服务路径、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把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的政策效能充分释放。将始终秉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责任担当,推动信用贷款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将政策触角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更多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纳入信用服务网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让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这阵“及时雨”精准滴灌、持续发力,不断厚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为阳新县冲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