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月朗之变:从“落后穷村”到“和美新村”的奋进密码

2025-09-12 15:08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罗臻 肖文敏)秋日的枫林镇月朗村,山间油茶林叠翠流金,村内水泥路蜿蜒畅文化广场上老幼围坐闲谈,文娱设施旁孩童嬉笑奔跑——一幅安宁祥和的宜居图景,很难让人联想到四年前,这里还是个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滞后的“三类穷村”。

从“落后”到“先进”,月朗村的蝶变绝非偶然。其核心密码,在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联合阳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工作队,以“党建红”为引领,串联“生态绿”的资源优势与“典型领”的精神力量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基础强、乡风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生态绿”激活动能:从“守山穷”到“靠山富”

地处鄂赣边界的月朗村,是典型的山区丘陵村,2.1万亩山场是村民世代守护的“家底”。过去,这份“绿色财富”未能转化为经济收益,村民守着青山过穷日子;如今,村“两委”立足本土特色,让“生态绿”真正成为了富民强村的底色。

最初,月朗村瞄准传统作物“腊米”,推行“家家种腊米,户户有收入”模式,将零散的庭院种植整合为规模化产业,让腊米成为村民的“第一桶绿金”。可近年来市场疲软导致腊米价格下滑,村“两委”迅速调整思路,借力林丰树绿的生态优势,探索出“低山种油茶、高山搞养殖”的立体发展路径:1300亩油茶基地连片铺开,高山林下养牛、养羊产业同步推进,形成“山上有林、林间有畜、山下有茶”的生态产业链。

“以前守着荒山愁生计,现在油茶树就是我的‘绿色银行’!”脱贫户何育银望着满枝油果的茶林,眼里满是笑意。在油茶基地里,像他这样靠护理茶树稳定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清晨的山间,60多岁的养牛大户柯火青赶着牛群放牧,哼着“腊米香,油茶旺,生态养殖奔小康”的小调,道出了村民的幸福心声。

更关键的是,村“两委”牵头成立了阳新茂华等5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模式破解散户经营的痛点: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既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如今,“生态绿”不再是简单的景观色,而是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钱包鼓起的“发展色”,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补短板”筑牢根基:从“愁民生”到“享福祉”

“以前一到旱天就担心没水喝,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是清甜的自来水,再也不用发愁了!”村民何元菊的感慨,源于月朗村对民生短板的精准破解。农村饮用水安全是民生之本,今年村“两委”投资290万元,对全村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覆盖760户村民,占全村总户数的90%,彻底解决了极端干旱年份的饮水难题。

饮水问题解决后,村“两委”又将目光投向农业生产保障:投资30万元实施“源头工程”,对大门冲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高堤坝、扩宽溢洪道,还修通1600米灌溉沟渠,让清洁水源直接流到田间地头,既提升了防洪能力,又为农作物生长筑牢了“水保障”

路通才能财通。此前,村里多是泥土路,“雨天出门两脚泥”是村民的日常。近些年,随着村民凝聚力不断增强,大家自筹100万元,对全村17个村民小组的进组道路进行硬化,实现“户户通硬化路”,彻底告别了“行路难”。

基础设施夯实后,月朗村向“宜居”目标再迈进:实施“千村万树”工程,对4.5公里公路沿线进行绿化,同步推进庭院“绿化、美化、亮化”改造。如今的月朗村,已形成“水道畅通、陆路通达、绿道通幽”的新格局,从“愁水愁路”的后进村,变成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幸福村”。

“塑典型”涵养新风:从“民风散”到“风气正”

“每天早起帮婆婆梳头、喂饭,再照顾脑瘫的女儿,二十多年了,从没喊过累。”48岁的何元菊,是月朗村家喻户晓的“好媳妇”。她20年如一日照料患病的婆婆和女儿,不卑不亢、任劳任怨的事迹,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村“两委”敏锐地抓住这一“身边典型”,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思路,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一时间,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风气在村里蔓延,过去“各过各的”的松散氛围,变成了“互帮互助”的温暖图景。

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文化载体。在老党员何育爱的带领下,10多名村民自发组建了“乡土剧团”。每逢节日,剧团就到各村巡回演出,将反诈骗政策、禁毒知识、孝亲美德、环保理念等内容,编成小品、快板、地方戏——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欢声笑语,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文明新风也随之扎根。

“以何元菊为代表的道德典型作标杆,以乡土剧团为载体传新风,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聚人心,这是我们塑造乡风的关键。”村支书何国富说。如今的月朗村,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风清气正的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从“三类穷村”到“和美新村”,月朗村的四年蝶变,是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是生态赋能的鲜活案例,更是民生为本、乡风为魂的扎实探索。这里的每一寸绿土、每一条新路、每一缕新风,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党组织的引领里,藏在村民的奋斗里,更藏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智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