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李黎)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食品小作坊一直是监管的重点、难点。一方面食品小作坊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要,彰显地方特色、弘扬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一些食品小作坊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破解食品小作坊监管难题,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江宁区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小作坊,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进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监管与长效治理。
一是全链条排查整治,严防回潮反弹。聚焦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特点,依托“部门+街道+社区”三级力量,以“双向清查、错峰夜查、水电检测、强化抽检”四项举措为抓手,精准掌握底数、提升整治实效。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正向摸排与反向倒查518次,组织错峰夜查124次,同步联动水电部门挖掘异常数据,动态更新小作坊台账,让无证小作坊无隐匿空间,目前全区小作坊已实现底数清、状况明。进一步规范有证小作坊的经营行为,累计抽检样品169批次,对3批次不合格样品立案调查,推动监管工作从“专项整治”向“长效长治”转变。二是运用科技手段,打造“阳光作坊”。联合电信部门为小作坊安装监控设备,全区82家在业小作坊已安装164个摄像头,监管人员可通过电脑、手机端随时查看生产加工现场情况,实现远程实时监管全覆盖,构建了全市唯一的“阳光作坊”监管模式。三是引导规范提升,推动集中化治理。筹措约60万元资金补助,助力有证小作坊提档升级并提供指导支持。已有8家小作坊完成提档并通过验收,硬件设施显著优化,食品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推动禄口街道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积极引导合规潜力小作坊入驻加工区,通过集中管理、统一标准从源头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目前已有5家取证入驻,有力促进小作坊群体从“分散无序”向“集中可控”转型。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