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钱嵘嵘 记者李黎)近日,江都区市场监管局郭村分局高效处置一起高速服务区餐饮店虚假宣传案件,通过“普法+教育+整改”的闭环执法模式,既维护了食品安全,又体现了人性化监管,获得经营主体与消费者双重认可。
前期,郭村分局接群众举报称,郭村高速服务区某餐饮店宣称其售卖的雪梨银耳羹具有“止咳清肺、美容养颜、清热祛燥、利咽生津”等医疗功效。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涉事食品店展开全面核查。
经查,该店确实在该款雪梨银耳羹宣传牌中明确标注上述功效,但未能提供任何佐证材料。店主坦言,功效宣传系其基于“传统的药食同源理念”,并通过网页搜集整合制作而成,未核实其真实功效和法律边界。
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现场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相关条款,明确告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这是法律红线。”执法人员通过“执法+普法”同步推进,帮助经营者厘清食品与药品的宣传界限。店主当场承诺立即下架违规宣传内容,配合整改到位。考虑到该店系首次违法,非主观故意,且未造成实质性危害后果。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规,对其作出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检查同时,执法人员检查该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进货台账,确认原料采购渠道合法、贮存规范,未发现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郭村镇属于农村地区,老百姓普遍存在法律认知和维权意识淡薄的现象,分局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中,摒弃传统“以罚代管”的执法理念,切实加强对食品虚假宣传的监管力度,将执法过程转化为法治教育过程,提升农村地区广大老百姓的守法理念和维权意识。
下一步,郭村分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特别是假冒伪劣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针对虚假宣传、销售“假牛羊肉”、酱卤肉制品非法添加等类型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做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用铁腕手段不断夯实农村食品安全基础,让每一口食物都吃得放心,经得住检验,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