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辽宁省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工作部署,根据《关于印发辽宁省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卫办发〔2025〕87号)要求,近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沈阳市举办全省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培训班。全省14个市卫生健康部门及承担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机构、食品生产企业及部分市场监管部门从事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共80余人参加培训。
省卫生健康委药政(食品)处处长杨秀宇出席并讲话。他指出,数字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电子身份证”,通过二维码可以实现“一码承载多维信息、一码链接多方需求”。传统标签受限于包装版面,常被迫压缩字号、简化内容,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取完整关键信息。数字标签则突破物理限制,支持多语言切换、信息分层展示,甚至实时反馈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扫一扫”即可透视食品全生命周期。今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数字标签推广年,为助力推动全省食品标签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强调三点意见:一是把握趋势,深刻认识数字标签的战略意义;二是精准发力,构建“三位一体”推广新格局;三是压实责任,凝聚协同攻坚强大合力。
此次培训邀请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室副主任于航宇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及全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等内容展开详细解读,邀请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的技术研究与推广专家深入介绍了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平台的具体应用情况。参培人员围绕数字标签实际应用踊跃交流,积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培训取得良好实效。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工作部署与精神,目前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已经印发《辽宁省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实施方案》,提供精准支持。此外,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平台(https://d-label.org.cn/home)作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指导建设的官方平台,将免费提供给食品企业使用。
此次培训既是动员会,更是实战课。全省将以“透明可溯、智慧可信”的数字标签为支点,共筑辽宁食品安全治理新生态,确保年底前交出首批“看得见、扫得懂、用得好”的数字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