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上海破题“体重管理” 解锁健康生活新风尚

2025-09-08 18:11来源:东方网 编辑:陈钊琦

去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共同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为全国各地带来一道“健康考题”。上海积极响应,将体重管理全面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与“健康上海2030”规划紧密结合,先后出台《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上海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等专项政策和支持措施,推动体重管理向系统化、社会化迈进。

三年进程已逾三分之一,上海是如何作答的?

服务落地:体重管理门诊覆盖全市

政策引领之外,服务落地更是关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为市民整理并发布了一份详实的体重管理门诊清单,覆盖26家市级医院、16个区的65家区级医院以及1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450个体重管理相关门诊。各门诊信息涵盖名称、地址、服务时间等,极大方便了市民按需选择、就近咨询,体现出公共服务精准触达的优势。

不仅如此,上海还积极拓展体重管理的宣传维度和服务形态,推动“体医融合”走向“体、医、媒、社”多元协同。

认知破圈:《快闪医院》让健康科普“时髦”起来

每个工作日晚间,一档名为《快闪医院》的健康科普综艺节目成为不少上海家庭的固定收看内容。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20余年的《名医话养生》于今年元旦伊始全面升级为《名医话养生•快闪医院》,这是全国首创打造公益医疗健康服务的融媒体快闪行动。“快闪医院”走出演播室,以移动中的关怀为核心理念,去到市民身边的社区中心、市民驿站,甚至是一个艺术装置,打造传递健康关怀和时尚审美的医疗服务载体和空间。

它超越了传统健康讲座的枯燥形式,用媒体化的语言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快闪”形式,实现了健康科普从“说教”到“体验”、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寓教于“诊”,通过媒体创新唤醒公众健康意识,让健康管理变得“时髦”和“好玩”。

社群激活:民间力量构建运动生态

上海活跃的市民社会和社群文化,为“科学运动”提供了丰沃土壤。从各大运动品牌和民间跑团举办的公益跑步,到“上大逐浪”“蜗牛山野”等各高校户外社团自发组织的徒步活动;从全女性轻运动社群“Women Real Outdoor Club”,到击剑、匹克球、桨板等各类小众运动的悄然兴起——民间力量正构建出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运动生态,成为上海体重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自下而上的倡议不仅拓宽了运动参与的途径,也为市民提供了持续、友好的健身支持和社交动力。

节日赋能:以城市级事件打造集体记忆与文化标签

首届上海运动节将于9月19日在徐家汇公园与上海西岸正式启幕。这不仅仅是一场城市的运动盛会,更是一个融合了运动体验、健康科普、文化展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生活方式嘉年华。

“运动节”的概念超越了单一的体育竞赛,将分散的社群和个体热情汇聚成一个全城共鸣的盛大节日,借助仪式感和集体参与,它有望成为上海崭新的文化名片,彰显着上海的体重管理从一项“健康任务”升华为一种备受推崇的“生活方式”。

上海的创新实践表明,体重管理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艰苦的忍耐,而是一种融合都市气息、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美好生活选择。

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的深入开展,上海的这种创新模式或将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借鉴,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在各地实践中绽放多样精彩。(张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