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赖彩如 记者陈家华)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扰乱市场秩序,也威胁群众健康。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专项整治,精准围绕“未开展自查自检、食品过期、经营区与生活区混淆”等痛点,全面守护农村饮食安全。
在日常巡查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商家未落实自查要求、隐患排查不到位。翔安区市场监管局采取“先责令整改、后依法处罚”的方式,对屡教不改的经营户严肃处理,推动经营者切实履行自查责任。同时坚持“教管并重”,通过进村宣讲、发放告知信、组织“流动课堂”下乡培训等方式,结合案例与实操讲解,让经营者认识到自查是“规避风险的保障”,从思想根源提升责任意识。
针对过期食品问题,加大对农村集市、小卖部、偏远便利店的突击检查力度,采取“货架逐件查+仓库溯源查”模式,精准排查并立即依法没收和销毁过期食品,严防二次流通。执法过程中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视情节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甚至停业整顿,并通过官网和政务平台通报典型案例,组织经营者线上学习,牢固树立“售卖过期食品必受惩处”的法治观念。
对于经营区与生活区混杂带来的污染风险,执法人员上门指导经营户重新规划布局,通过加装隔断、设置标识等方式实现功能分区,阻断污染源,并督促定期做好清洁消毒,确保环境达标。
整治以来,农村食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过期食品发现率大幅下降,经营者自查覆盖率显著提高。下一步,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强化网格化巡查、推广“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经验,持续巩固成果,确保农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扎实办好食品安全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