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深耕知识产权保护阵地 助力创新发展

2025-01-02 09:4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张阳阳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珑誉 记者王再明)在2024年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统筹构建“大保护、快保护、严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协同各方力量,提升保护效率,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激励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大保护——构建协同体系

在跨部门协同保护方面,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保护,优化协作配合机制。与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城区人民法院对接完善会商机制、行刑衔接、信息互通等方面的协同方向,推进知识产权案件诉调对接、多元纠纷化解、智库共享工作,强化预防和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完善“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提高办案效率。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通知》,推进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纠纷化解社会共治,发挥鉴定和公证机构支撑作用、深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在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与锡林郭勒盟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协议》,从六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与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跨区域联合检查,握指成拳,形成保护合力。推动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苏尼特左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订《关于建立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的协议》,强化“苏尼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集中地、销售集散地、网络平台企业总部所在地知识产权部门违法线索、监管标准、保护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快保护——提升工作效率

组织各旗县区局进行全区首批知识产权裁决所申报工作,获批建立9家知识产权行政裁决所,覆盖全市1旗4区4县,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和服务的便利度。推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告知制度,通过多种渠道的书面或口头方式告知当事人行政裁决的优势和受理渠道,提升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双轨制”处理渠道的知晓率。在大型展会,如农机博览会期间,派驻执法人员进驻展会,通过巡展和接受现场咨询等方式为参展企业和观展群众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指导整改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问题。

三、严保护——强化执法力度

4.26期间,发布了包含商标、专利、版权等在内的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通过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普法和教育的作用,提高了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意识。全年全系统知识产权执法人员开展了包括商标、专利、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海外维权援助等内容的专业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执法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办案水平,确保了执法的严格性和准确性。全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系统全年共办理商标侵权案件90件,假冒专利案件3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2件,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案件4件,办理浙江电商中心转办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72件,核查国家知识产权局转交非正常专利申请982件。

四、同保护——汇聚各方力量

发挥专家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在首批20位专家入库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第二批知识产权人才智库专家。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和资格审核,确定了54位专家加入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人才智库,其中研究生23名,博士3名,涉及集成电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结构工程等多个领域,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呼和浩特市蒙正公证处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就知识产权前置保护、证据认定标准、公益服务以及知识产权案件办理实务等方面交流合作。聚焦呼和浩特市重点出口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与赛罕海关就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模式,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观察和企业工作指导达成共识,提升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能力。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余场知识产权进校园、进企业活动,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开展了10余次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培训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不断深化“大、快、严、同”保护理念,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新高,为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