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糖李只卖9.9元一斤,又脆又甜,美容养颜……”最近,在成都街头不少露天摊贩和一些商铺都能听到这样的叫卖声。有网友对此发出疑问:曾经几十元一斤的蜂糖李,难道大降价了?
8月10日至12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小商小贩们售卖的所谓“蜂糖李”,其实多是“青脆李”或者“巫山脆李”等。商家直言,他们之所以把其他品种的李子以蜂糖李的名头出售,主要是蜂糖李能够卖得起价,并且和常见的李子难以区分。有市民直呼,这是新版“成都哈儿果”,披着蜂糖李的外衣以次充好,这样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新版“哈儿果”披着蜂糖李外衣骗人
8月11日,成都市民袁女士走到青羊区一路口,发现一辆货车上满载着李子,商贩在小黑板上写着“蜂糖李9.9元一斤,美味脆甜”。袁女士心想,蜂糖李这么便宜了?在她的印象中,蜂糖李果子很大,价格也不便宜。
她上前询问商贩,商贩信誓旦旦地说:“正宗的蜂糖李,不信可以尝。”她尝了一颗李子后,发现味道和口感与之前所吃的蜂糖李明显不同,带有一些苦味和涩味,个头也小得多。袁女士购买了一斤多带回家,她的老公吃后告诉她,“这不是蜂糖李,你被忽悠了。”
袁女士上网搜索了一番,发现有网友发帖称,很多几元一斤的李子冒充蜂糖李销售,它们本身是普通的青脆李、汶川李或者重庆巫山李等等。还有网友说,这是新版的“哈儿果”,披着蜂糖李的外衣骗人。“蜂糖李要贵得多,网上售价都是几十元一斤。”袁女士上网发帖,提醒大家注意辨认。
两者有啥区别?部分商家也说不清楚
记者走访成都多处农贸市场和街头商贩,发现不少形态和颜色各异的李子,都以“蜂糖李”的名头售卖,标价要么9.9元一斤,要么几元一斤。它们都是蜂糖李?其实不然。
太升南路附近一商贩告诉记者,他是从阿坝那边进的货,当地确实出产蜂糖李,他对外销售时也称的是“蜂糖李”,但是,此“蜂糖李”和真正的蜂糖李到底有啥区别,他也说不清楚,“这个蜂糖李也甜,但就是小点儿。”
也有商贩在销售自家的李子时,会备注产地是哪里、品种是什么。商贩何先生告诉记者,他卖的是汶川李、青脆李,售卖时会跟买主讲清楚,几元一斤是买不到真正的蜂糖李的。而有些商贩则会开着小货车叫卖,对外吆喝“蜂糖李”,9.9元一斤,多数消费者没法辨认出到底是蜂糖李还是青脆李。
行业专家:正宗蜂糖李几十元一斤
12日上午,记者联系到拥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国内比较出名的贵州镇宁县蜂糖李原产地厂家以及当地产业商会会长王先生。王先生告诉记者,镇宁蜂糖李属于当地特产,品牌影响力在全国很突出,“我们的蜂糖李基本上都在几十元一斤,其中小果20元一斤,中果大果价格更高,特大果达到60元一斤,不可能低于这个价销售。”
王先生说,他们之前看到过其他地方打着“蜂糖李”的名号销售其他品种李子的情况,也跟当地政府和协会反映过。“蜂糖李皮薄果大,味道脆甜,上市时间在6月中旬到7月底。”他补充说,市场上存在以青脆李冒充“蜂糖李”销售的情况,提醒大家购买时注意辨认。
镇宁县蜂糖李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镇宁县六马镇是蜂糖李的主产区,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一些蜂糖李,肯定不是“镇宁蜂糖李”。
记者通过对比发现,蜂糖李往往外皮青中带黄,挂着粉白色的果霜,口感又脆又甜,而传统的青脆李则是外皮青中带绿,新鲜的李子带有果霜,熟果口感甜中带涩。(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