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益生菌:因为“益”就可以随意服用吗?

2025-08-26 16:36来源:中国妇女报 编辑:夏思睿

益生菌被大众认为是一类非常安全的产品,并且对身体健康有各种益处,如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修复肠道屏障等。但是以下两种情况服用益生菌需要警惕:一是免疫功能受损或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二是新发现或新开发的菌株,因研究和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可能潜藏未知风险。

朋克养生族,一边暴饮暴食,一边服用益生菌;家长们寄希望于益生菌能缓解宝宝的过敏症状;广告中更是不乏“无痛减重”的“瘦子菌”。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益生菌已成为许多人保健柜中的常客。数据显示,中国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正以每年11%至12%的速度增长,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1377亿元。

然而,益生菌真的可以自行决定服用吗?它究竟是万能灵药还是被过度营销的普通产品?

益生菌可以自行决定服用,前提是正确判断

益生菌绝大多数属于非处方的膳食补充剂或普通食品(如某些发酵乳制品),而非药品,无须医生处方即可在市场上自行购买。然而,“可以自行购买”并不等同于“应该盲目服用”。自行决定服用的前提是:

目的明确。是为了缓解一些轻微的、非器质性的不适症状,例如偶尔的消化不良、饮食不规律后的轻微腹胀,或是在抗生素治疗后希望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

知情选择。对益生菌的种类、功效和潜在风险有基本的了解。自行服用益生菌应被视为一种健康管理尝试,而非疾病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必须立即咨询医生。

什么情况下可以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的应用基于“菌群失衡”理论。当肠道内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时,就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以下人群或情况可能从益生菌补充中获益:

抗生素相关腹泻者:抗生素在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无差别地摧毁肠道有益菌,导致腹泻。大量研究表明,特定菌株(如鼠李糖乳杆菌LGG、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此问题。

功能性消化问题者:肠易激综合征(IBS)部分患者,尤其是腹胀、腹泻型IBS,补充某些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属的特定菌株)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偶尔的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者:益生菌可通过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和发酵环境来提供帮助。

免疫力低下或易感冒者: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约70%的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一些益生菌菌株被证实可以刺激免疫反应,potentially降低呼吸道感染频率和持续时间。

旅行者:预防“旅行者腹泻”,应对水土不服和陌生的饮食带来的肠道挑战。

需要额外关注肠道健康的人群:如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饮食不均衡者、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人群。

益生菌被大众认为是一类非常安全的产品,并且对身体健康有各种益处,如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修复肠道屏障等。但是以下两种情况服用益生菌需要警惕:一是免疫功能受损或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二是新发现或新开发的菌株,因研究和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可能潜藏未知风险。益生菌若服用不当,可能存在促进肿瘤生长、增加肠道感染风险的隐患。

如何科学挑选益生菌?

目前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主要分为三类:

药品级益生菌:如用于治疗肝性脑病的利福昔明(虽然是抗生素,但具有益生元作用)以及一些含有特定标准菌株的医用益生菌制剂(如国内的一些布拉氏酵母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等)。它们经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用于预防或治疗特定疾病,需在医生诊断后凭处方购买和使用。

膳食补充剂: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在大多数国家益生菌主要被归类为“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它们的管理标准不同于药品,无须证明其治疗疾病的效果,但要求安全性和标签声称的准确性。可以在药店、健康食品店或网上自行购买。

普通食品:如含有活性益生菌的酸奶、开菲尔(Kefir)、泡菜等。其益生菌含量通常较低,主要价值在于日常饮食补充。

正确使用益生菌的关键在于理性看待:它是健康的“辅助”而非“主角”。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永远是健康的基础。(何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