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宣称“养生药膳”却违规用中药材!“草本汤”门店涉多项违法

2025-09-12 13:4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夏思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 戴正聪)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而主打“养生”概念的餐饮品牌更需严守合规底线。近期,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启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专项调研行动”,聚焦连锁餐饮品牌“草本汤”在福州市晋安区的两家门店—— 福州市晋安区平峰顶餐饮店(下称 “平峰顶店”)、晋安区禾峰小吃店(下称 “禾峰店”)。调研发现,这两家宣称“药食同源、养生药膳”的门店,不仅存在健康证过期、食品变质、环境脏乱等14类违法违规问题,更核心的争议在于:其添加到食品中的白茅根、人参须不仅不符合“药食同源”法定要求,更属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双重违规下,消费者健康安全面临极大威胁。

关于“草本汤”:以 “养生药膳” 为核心卖点,全国近500家直营门店

据公开信息,涉事门店所属的 “草本汤”,是福州草本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 “草本汤公司”)的核心品牌。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自创立起便以“草本汤 味健康”为口号,主打“养生药膳 + 福建风味小吃”,对外宣称“遵循传统‘药食同源’理论,精选草本食材,打造健康餐饮 IP”。

截至公开信息更新时,草本汤公司已构建 “门店 + 管理公司 + 后端工厂” 的全直营模式,在全国福建、广东、浙江等10 余个省市布局近500家直营门店,其中福建省内门店占比超60%,凭借“养生”标签成为区域性连锁餐饮代表品牌。然而,本次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的调研却揭示,其门店实际操作中,“药食同源” 的宣称与合规要求存在明显偏差,甚至涉嫌违法。

核心争议:白茅根、人参须为 “三无产品 + 违规药材”,双重违法触红线

调研团队在两家“草本汤”门店的食品加工区发现“三无产品”白茅根、人参须,甚至就用普通的塑料袋随意的挂在墙上。现场发现,门店使用的白茅根、人参须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信息,属典型 “三无产品”,且结合“药食同源”法定要求,还存在违规使用中药材的双重问题:

1.白茅根:“限定药食同源 + 三无产品”,双重违规

白茅根本身被列入《药食同源物品目录》,但目录明确其使用范围“仅限用于保健食品原料”,需标注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及推荐摄入量,严禁作为普通食品原料添加到日常餐饮中。而“草本汤”不仅将其违规加入大众食用的汤品,更使用 “三无” 白茅根 —— 来路不明意味着无法追溯种植环境、加工过程,可能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且无质量标准把控,安全性完全未知。而该餐饮店随意将上述图片中的食材随意放置在垃圾桶上方,食品安全更加无法保障。

2.人参须:“非药食同源 + 三无产品”,违法性更突出

人参须(人参的根茎须部)未被纳入《药食同源物品目录》,属性为 “中药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未列入目录的中药材严禁添加到普通食品中。更严重的是,调研发现的人参须同样是 “三无产品”:既无生产资质证明,也无质量检测报告,无法确认是否为正规中药材,甚至可能是劣质药材、过期药材,或混入其他不明杂质,直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及 “禁止添加非食用物质” 的双重规定。

3.对消费者的健康伤害:多重风险不可控

“三无” 白茅根、人参须对消费者的健康威胁,远超普通食品安全问题,具体可分为三大类:

污染物超标风险:来路不明的 “三无” 中药材,种植阶段可能使用过量农药,加工过程可能接触重金属(如铅、汞),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神经系统损害,儿童、孕妇等人群风险更高;

药性冲突与过敏风险:人参须作为中药材,性温,阴虚火旺者食用后可能出现口干、咽痛、失眠等症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食用后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心率异常;白茅根性凉,脾胃虚寒者食用后可能导致腹泻、腹痛,而门店未作任何人群提示,消费者误食后易引发健康问题;

杂质与有害微生物风险:“三无” 原料无质量管控,可能混入泥沙、虫卵、霉变物质,甚至被有害微生物污染(如黄曲霉素),食用后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调研还发现:14 类问题覆盖全流程,食品安全管控全面失守

除 “养生药膳” 的核心违规问题外,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调研团队通过 “原料溯源核查 + 现场操作观察 + 设备环境巡查”,还发现两家门店存在 14 类违法违规问题,覆盖 “人员管理、食材安全、环境卫生” 全流程:

1.从业人员管理失序:健康证过期、操作违规

平峰顶店抽查的直接接触食品从业人员中,部分人员健康证已过期;禾峰店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 “从业人员每年需健康检查并取得有效证明” 的规定,拒不整改将面临 5000 元 - 5 万元罚款。

两家门店均有从业人员佩戴饰物外露,禾峰店部分人员未戴口罩从事卤菜分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 “从业人员需保持个人卫生” 的要求。

2.食材安全底线失守:变质食品、“三无” 原料并存

平峰顶店操作台上,用于制汤的油汤出现分层、浮泡沫,部分调味包鼓胀,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禁止的 “腐败变质食品”。

两家门店共查获 “三无” 原料多类:除白茅根、人参须外,平峰顶店的 “清洗鲜肉专用粉”、禾峰店的 “牛排膏”“料油包” 等,均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原料溯源的要求。

店员称,总部有要求,肉类产品不允许用开水烫煮,要用总部配送的“三无”“清洗鲜肉专用粉”进行清洗,而所谓的“三无”的“牛排膏”店员也含糊应对,未给出明确用途。

3.经营环境脏乱:多项指标不达标

平峰顶店:垃圾桶未加盖且垃圾溢出、餐具未存入清洁容器、天花板破损(防尘漏洞)、生肉与炸肉混放(交叉污染风险)。

禾峰店:未设挡鼠板、冷藏设备积霜严重(温度不达标)、地面油污堆积、墙壁破损生霉斑,均违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调研呼吁:连锁品牌需严守 “药食同源” 底线,媒体持续监督

本次调研表明,“草本汤” 两家门店的违法违规问题,不仅是个别门店的管理疏漏,更暴露出品牌在 “药食同源” 认知、食品安全管控上的严重缺失 —— 以 “养生” 为核心卖点,却使用 “三无” 违规中药材,既误导消费者,也将公众健康置于危险境地。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呼吁,草本汤公司需立即开展全国门店自查,重点整改 “使用‘三无’原料、违规添加中药材、非食用物质” 问题,严格对照《药食同源物品目录》规范原料使用,建立 “原料资质审核 - 进货查验 - 质量检测” 的全链条管控机制;同时,向消费者公开致歉,说明问题整改措施,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将持续跟踪问题门店的整改情况,并在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专项调研行动” 中,重点关注主打 “养生”“药膳” 的餐饮品牌,通过问题曝光、合规解读,推动行业严守 “药食同源” 底线。也呼吁消费者:选择 “养生餐饮” 时,务必关注食材是否有正规来源标识、是否符合 “药食同源” 要求,发现 “三无” 原料、违规添加等行为,可通过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食安监督平台” 举报,共同守护 “舌尖上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