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重庆江北复盛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2-12-20 12:5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复盛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统领,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

以“制度”为统领,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

复盛镇严格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认真履行食品安全职责,出台了《江北区复盛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重庆市江北区复盛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成立复盛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小组,建立健全食药安委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担当。抓住“关键少数”,落实包保人员职责任务,确保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机制真正见效。

以“科技”为支撑,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通过“农 + 超”改造提升、农产品检测奖补、建设包含农贸市场、超市、零散企业等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等手段,推进辖区1家农贸批发市场、4家超市等在内的200多个经营主体纳入监控系统,采集食品及农产品进货记录、检测记录、配销记录,食安溯源建设有成效。

通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遴选村级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员利用手机APP系统加强农技技术指导,分段设立监测站点加强农药兽药经营许可管理,严格限用农药定点经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蔬菜及农产品流入市场,农业源头管控有力度。

全镇共有社会餐饮服务单位102家,已入驻阳光餐饮73户,学校“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9.28%,全部安装校园阳光餐饮APP随时了解餐厅后厨情况。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餐厨废弃物回收采用专业的第三方公司统一集中处理,餐饮行业治理有突破。

以“预防”为手段,强化风险隐患防控

坚持从源头预防,开展果蔬农药残留、禽蛋禁用药物、生猪屠宰注药注水、农药隐性添加等检测及监测,有效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重点针对“三小”进行规范整顿,春秋两期开学之际,联合市场监管所多频率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突击式全覆盖检查,对登记手续、环境卫生、食品保质期进行重点检查,全面清查“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假冒伪劣食品。疏堵结合治理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帮扶7家小作坊整改取证,推行食品摊贩备案登记管理,划定区域指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

以“共享”为目标,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复盛镇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两眼向下”服务工作要求,高度关注辖区老百姓的民生工作,属地企业的发展工作,会同市场监管所建立起3个“一对一”工作机制,即:一个城管队员对应一个门店,一个中队负责一片区域,一个分管领导指导一个社区。

截至目前,共计“一对一”帮扶商户170余家、累计200余次,解决群众投诉25起,促进了全辖区点面辐射、食品安全整体提升。针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户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意识不强、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及生产加工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培训,镇联合市场监管所不定期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开展现场教学,发放宣传资料、展开问题咨询解答,特别是对食品安全协管员及城管队员的食安理论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了食安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骨干队伍力量标准化建设,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网络餐饮治理经验全区领先。鼓励网络餐饮从业人员举报并给予奖励的“吹哨人”制度为框架,激励行业内部人士发挥监督作用;以保护举报人信息的“不露面”兑奖的实现为引擎,保障举报奖励制度推行无阻;以网络APP投诉平台的搭建为支撑,实现监管人员、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和从业人员的共治信息实时互联互通。通过推出“食话食说学科普”、“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正面宣传引导。通过“食安渝州”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开食品监督抽检信息,主动引导公开曝光存在食品安全不良记录的信息,起到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目前,复盛镇在全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推动下,累计12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已全部购买。食品安全共治氛围日益浓厚,食品安全基层共治机制持续完善,示范创建提升项目成效凸显。

新时代、新征程,复盛镇党委、政府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为初心使命,踔厉前行,奋进“十四五”,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