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小鹭手功:在传承与创新间寻味闽南面食里的华侨乡愁

2025-10-09 16:0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夏思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黄鑫鑫 记者陈家华)如今,“南米北面”几乎成为了中国饮食版图的刻板印象,但谁能想到,地处中国南部、傍海而居的福建,一碗面也能牵出跨越大洋的乡愁。实际上,在闽南地区,面食不仅是一种日常饮食,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厦门“小鹭手功”正是一家深植于闽南古早风味,致力于传承和创新传统面食工艺的企业。

小鹭手功的故事源自1941年,在南洋矿厂的潮热工棚中,华侨任明用一口铜锅、一块青石板,把闽南家乡的手擀面线手艺完整复刻。工友们说,任师傅的面线细若游丝,却煮不烂,因为他把想家的力气都揉进了面里。抗战胜利后,任明把制面手艺和一封写给旧恋人阿贞却未能寄出的信交给儿子嘉康,嘱咐他“带面回家,也带我的乡愁回家”。嘉康回到湖头村,邂逅了渔家女——小鹭。小鹭姑娘自幼随母制面,并不断改进制面工艺,所制面线深受当地居民喜爱。嘉康很快被聪明又勤劳的小鹭姑娘所吸引,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小鹭姑娘竟是嘉康父亲任明昔日恋人阿贞的女儿。这段跨跃两代的情缘,因百年面线工艺而再续。此后,二人以制面为生,他们所制作的米粉、挂面、面线等食品不仅美味,更是承载了一份闽南游子记忆中的乡愁味。

2016年,饶建祺以该故事为背景注册“小鹭手功”这一品牌,希望将这段跨洋的情谊分享给更多人。他解释道:“‘小鹭’既指清秀伶俐的小鹭姑娘,‘手’寓意坚持传统手工艺,‘功’则代表每一道工序的精益求精。整体寓意产品坚守传统,精工细作,以完美的姿态展示,让消费者吃到美味健康养生的产品”。如今,小鹭手功的产品线涵盖了台式刀削面、台式鲜蛋面、荞麦刀削面、海鲜沙茶面等多种米面制品及非油炸方便食品。这些产品不仅色泽、质地、口感俱佳,更因其健康、美味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小鹭手功也面临着发展难题。如何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便捷的需求,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为此,小鹭手功积极探索新模式,升级产品。在保留传统手擀面线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制面技术,推出了无盐五谷面线等健康养生产品,以适应现代人对食物的要求。小鹭手功的无盐五谷面线,采用五谷入面,不加盐及添加剂,易于消化吸收。这一产品不仅延续了闽南面线的历史,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我们不仅要做面,更要做有情感、有故事的面。” 饶建祺说道。小鹭手功用多年的努力证明:传统与创新从来都不是对立面,而是一碗好面的两面。只要守住那份烟火人情,面香就能够穿越时空。接下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小鹭手功将继续以其对品质的坚守和对创新的追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美味的闽南风味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