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开学第一课”走进中小学校 食品安全培训“搬进”后厨现场

2025-09-05 19:5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吴亚婷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涛 记者程家武)秋风送爽,学子归来。为确保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筑牢食堂管理第一道防线,宿松县市场监管局创新培训形式,将“开学第一课”的培训课堂“搬进”学校的厨房现场。近日,一次别开生面、注重实效的食品安全培训在趾凤乡中心小学展开,学校分管领导、后勤管理人员及全体食堂员工成为了这堂“沉浸式”教学课的学生。

从理论到现场,培训课堂“搬进”厨房。不同于以往在会议室的单向灌输,此次培训由市场监管局经验丰富的执法骨干带队,直接组织参会人员深入学校食堂的后厨操作区域。执法人员表示:“食品安全规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文字规定只有与具体场景结合,才能转化为保障安全的具体行动。”

现场逐点讲解,对标细化要求。执法人员化身“现场讲师”,带领大家沿着食材进入、加工制作、成品输出的自然流程,逐一驻足,进行针对性极强的讲解。在原料仓库区, 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并讲解了食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的核心要点,强调如何辨别合格供应商、如何规范记录台账,确保源头可溯。针对秋季储存,特别提醒了粮油的离地离墙、分类分架存放以及防潮防鼠措施;在清洗消毒区, 执法人员拿起餐具,现场演示并讲解“刮、洗、冲、消、洁”的完整流程,强调化学消毒剂的配比浓度、消毒时间、水温控制以及物理消毒的温度监测等关键控制点,指出常见误区。在切配烹饪区, 针对生熟食品交叉污染这一高风险点,执法人员着重讲解了冰箱内生熟分开、上下分层存放的原则,不同颜色砧板、刀具的分类使用规范,以及烧熟煮透、中心温度测量的重要性。执法人员还现场检查了油烟机罩的清洁情况,强调定期深度清洁的必要性。在备餐间与留样柜前, 执法人员详细说明了备餐间温度控制、时间限制以及工作人员卫生要求。重点讲解了食品留样的规范:留样重量、容器、标识、冷藏温度及保存时间48小时等,并现场查看了留样记录。

互动答疑,解决实操难题。整个过程中,食堂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问,如“不同类型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流程有何区别?”“冰箱除霜的频率如何把握?”“餐具保洁柜如何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等。执法人员均结合法规标准与实际案例,给予了清晰、实用的解答,解决了众多实操层面的困惑。

强化意识,提升人员能力。趾凤乡中心小学后勤主任感慨:“这种培训太及时、太实用了!执法人员指出的很多细节问题,正是我们日常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现场看、现场讲,印象特别深刻,比单纯听理论课效果好得多!”。食堂主厨王师傅也表示:“很多规矩以前只知道要这么做,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必须这么做,以及不这么做的严重后果。以后干活心里更有底了,也更知道要重点注意哪些地方了。”

此次市场监管局将“开学第一课”搬到厨房现场的创新尝试,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变抽象条文为具体操作,极大地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是一次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规范操作的现场指导,有效提升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厨房一线人员的规范操作能力,为新学期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