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许建静 记者程家武)为帮助老年人识别保健品消费骗局,防止落入消费陷阱,近日,铜陵市消保委作出以下消费提醒,呼吁老年消费者提高警惕,守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前,老年保健品消费市场营销套路较为隐蔽。部分不良商家以“免费发放鸡蛋、米面”“微信群扫码领红包”等低成本方式吸引老年人关注,实则收集个人信息为后续推销铺路;更有甚者通过电话问候、组织文艺活动等“亲情式服务”获取信任,邀请参加“养生讲座”,由无资质人员冒充“专家”虚假诊断,搭配“托儿”夸大产品功效,诱导高价购买。此外,直播带货、电视、广播“养生节目”等新消费场景中,“专利科技”“限时折扣”等话术制造抢购焦虑,部分商家通过邮寄收音机、宣传册高频灌输夸大宣传,推销“三无”产品且售后失联。
铜陵市消保委提醒老年消费者,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切勿轻信“包治百病”“无效退款”等夸大承诺。面对“免费体验”“亲情陪伴”“专家义诊”等营销手段,需保持警惕,不贪小便宜、避免冲动消费。对“专家推荐”保持怀疑态度,不被“限时抢购”蛊惑,对不需要、不了解,或宣传效果较为夸张的产品保持理性的态度,避免财产损失或健康风险。
市消保委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老年消费安全,加强对银发群体的权益保护与知识科普,形成全社会共参与、共防范的消费维权合力,切实守护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