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鑫志 记者王志辉)在祖国最北端的漠河市西林吉镇,“舌尖上的安全”始终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西林吉镇人民政府通过引进专业检测设备、组织技术培训、制定标准化检测流程,切实推动农产品检测工作高效落地。今年已累计完成5批次集中检测,覆盖蓝莓、黑木耳、寒地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产品500余份,检测量较去年提升5倍,周均样本达100份,合格率100%,全年实现农产品“零风险”流出。
高效检测,织密安全防线。依托胶体金快检技术,农药残留检测全程压缩至15分钟,实现“采样即检、问题立报”。检测范围覆盖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常见农药,检测人员深入种植大棚和商超抽样,严把源头质量关。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 图片:漠河市农业农村局
溯源管理,打造放心品牌。合格农产品均生成唯一承诺达标合格证,消费者扫码即可实现三重溯源。查看产地与种植户信息、看结果获取实时农残数据、看流程掌握从采摘到销售的全记录。“扫放心码,吃北极菜”已成为当地消费新风尚。
多维协同,传递民生温度。构建“农户自检+站点抽检+企业送检”三级防控机制,推动风险预警前移。联合质检机构新增黄曲霉毒素、多菌灵等检测项目,以高效、高标准的检测举措,全链条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