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近日,一套高效精准的“快检实验室+”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鸡西市全面投入运行,为全市学校食堂和养老机构筑起坚实的“舌尖安全”防线。该体系由鸡西市委市政府推动、市财政专项支持,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拦截”。
以往传统实验室检测周期长、流程多,难以满足学校和养老机构对食品安全即时监管的需求。针对这一痛点,鸡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率先在全省构建“快检实验室+”体系,将检测前移,采用“入库即检、数据共享、闭环处置”模式,建立起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防护机制。
“这套快速检测体系把以往难以发现的风险转变成可知、可防、可控的透明流程。”鸡西市第一中学总务部门负责人表示,现在蔬菜、肉类等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半小时内就能自查自检,不仅增强了技术防线,更让管理者和家长都更加安心。
检测现场 图片来源:鸡西市市场监管局
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该体系重构了监管模式,通过“五统一”标准建设和“食安之城”数据平台,鸡西实现了检测数据与供应商评价、联合惩戒、源头溯源的智慧联动,形成“即时筛查-精准定性-无缝处置”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全市120家校园食堂全部建成快检室并投入使用,日均快检超300批次,累计完成5800批次检测,成功拦截4批次270余公斤问题食材和12批次不合格餐具,有效将风险阻隔于餐桌之外。
鸡西市“快检实验室+”体系的成功,得益于三方协同推进。市委、市政府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市场监管局推动“五统一”标准落地,构建全链条追溯网络,科技赋能则实现风险即时拦截与智慧预警。三者共同助力该项创新监管真正成为守护“一老一小”群体饮食安全的暖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