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近年来,嫩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和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部署,立足“一主两辅”政策导向,以拓宽草食动物饲料来源、促进农牧循环发展为目标,系统构建起秸秆饲料化利用体系,有效支撑了当地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嫩江市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立由市政府牵头,农业农村、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及各乡镇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将秸秆饲料化纳入重点考核,层层压实责任。通过建立秸秆资源台账制度,精准掌握资源分布,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落实省级补贴基础上,出台地方配套激励政策,对秸秆离田、整乡推进等环节给予补贴和奖励,设立技术研发专项,推动先进技术落地转化。
在技术路径上,嫩江重点推广清选揉丝、颗粒压块等加工技术,推动玉米、大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依托国家级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配备专业设备,实现从收割、打捆到加工、存储的全流程机械化。同时,借助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秸秆资源、加工主体与养殖需求数据,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监管,有效提升利用效率和精准度。
为激发市场活力,嫩江积极培育多元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加工企业、养殖合作社和服务型组织。通过“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签订长期供销协议,提供从秸秆收储、饲料加工到技术指导的一体化服务,有效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嫩江推动秸秆饲料化与特色养殖深度融合,构建“秸秆饲料—牛羊养殖—粪便还田”生态循环链。养殖户利用秸秆发酵饲料发展牛羊养殖,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提升肉品品质。截至2025年三季度,全市牛羊出栏达17.02万只,秸秆饲料在养殖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推广“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既提升土壤肥力,又减少养殖污染,实现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实践表明,嫩江以政策为支撑、科技为动力、主体为核心、产业为纽带,有效破解了秸秆“离田难、利用差”与养殖“饲料缺、成本高”的双重难题。下一步,嫩江市将持续扩大秸秆饲料化加工能力,完善全产业链条,带动草食畜牧业产值增长,为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可复制的“嫩江方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