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近日,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成功举办基层农技骨干专项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旨在推动生态农业技术在黑土地保护与单体产能提升的创新应用。来自牡丹江地区海林市、宁安市、东宁市、林口县等市县的78名基层农技骨干参与了此次技术观摩,参训人员普遍具有5年以上基层农技服务经验,覆盖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技术服务领域。
本次培训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观摩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牡丹江地区寒地农业特点,针对性地设置了生态农业技术在黑土保育、作物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专题内容。培训期间还特别安排了专家与学员"一对一"技术答疑环节,有效解决了基层农技推广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本次培训通过"实验室研发-中试转化-田间应用"三级联动模式,使学员更直观感受生态技术田间实际应用效果。实验室环节深入探讨微生物制剂研发与创新方向,中试环节搭建技术与生产的桥梁,田间展示环节则解答实际耕作难题。这种全链条观摩模式,帮助学员系统理解技术研发与田间实践的互动关系,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本次培训系统学习土壤改良、作物抗逆、病虫害防治等模块的寒地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体系成员与牡丹江地区基层农技骨干进行有效交流,为生态农业耕作技术在黑龙江推广示范、生态农业农技人才培育、生态有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驱动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