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食育赣鄱科普大讲堂活动走进南昌师范学院

2025-10-22 15:1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李紫轩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裘贞 记者张坤) 为进一步发挥食育“五育之基”在立德、启智、健体、强美、育劳中的核心作用,全面提升师生素养,2025年10月21日,南昌师范学院举办“食育赣鄱科普大讲堂”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专家主讲,以“校园食品安全守护”为主题,采用“理论讲解+实操互动”模式,为校内400余名师生提供精准实用的食育科普指导,切实筑牢师生饮食安全防线。

近年来,南昌师范学院高度重视食育工作推进,全方位打造师范教育食育特色,构建起平台、阵地、内容、队伍、品牌“五位一体”的高质量食育科普服务体系,于2023年11月成功获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校内建成的“食育大楼”与“食育工坊”,已成为集食育宣讲、教学、实践、体验及饮食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同时,学校持续强化科普队伍建设,组建以博士教师为核心的食育科普宣讲团,为科普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提供坚实保障。

活动过程中,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代餐减肥”认知误区,授课专家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要求重点解读: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黄金期,对蛋白质、钙、铁等核心营养素需求旺盛,而代餐产品普遍存在营养素配比失衡问题,长期替代正餐易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风险;同时,通过网红零食成分拆解实验,直观展示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和代谢功能的潜在危害,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零食不替代正餐”的科学饮食观念。

在食品标签解读环节,授课专家展示多款常见食品配料表,以某款水果饮料为例,通过剖析“水、白砂糖位列配料表前两位,水果浓缩汁排名第五”的成分构成,向学生传授“配料表越靠前含量越高”的甄别技巧,帮助其识破“伪健康”食品陷阱,提升自主选择安全食品的能力。

为强化实操能力,活动设置“四步选购法”实战环节。科普团队准备了十余种食品样品,涵盖合格产品及过期、无厂名厂址、包装破损等问题样品,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安全筛查”实战。“老师,这袋面包还在保质期内,但包装破损且有点发黏,能吃吗?”面对学生的提问,授课专家现场释疑:“包装破损会导致微生物污染,即便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变质。选购食品必须做到‘看标签、查包装、辨状态、尝味道(非必要不尝)’,确保标签信息齐全、包装完好无损、感官状态正常。”

据悉,南昌师范学院已常态化开展食育科普工作。今年以来,学校累计举办“食育赣鄱科普大讲堂”4场、“‘食’刻守护 ‘育’见未来”品牌科普活动20场,开展科普工作者培训班2次,覆盖师生及社区群众超5000人次,逐步形成具有师范特色的食育科普服务品牌。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依托“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平台优势,深化“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将食育融入师范生培养体系,助力未来教师掌握食育科普能力,让食育理念辐射更多地区青少年及社会公众,持续擦亮食育科普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