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近日,三门县市场监管局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开展了“爱心传递 食安护航”主题公益捐赠活动。该局将一批经严格规范程序处置的合格抽检备份样品,携手辖区“浙产好食品”品牌企业捐赠的优质产品,一同送往本地社会福利院,为老人们送去了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搭建起一座连接食品安全与公益爱心的桥梁。
规范处置,让节约与公益并行。活动现场,一箱箱贴有“爱心捐赠”标识的食品被整齐码放。这些并非普通物资,而是该局在日常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中,经检验确认为合格的备份样品。为确保万无一失,该局严格遵循备份样品处置管理规定,对这批样品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分类与安全性评估,并建立了详细的捐赠清单台账,确保所有食品来源清晰、状态良好、安全可控。这一举措,不仅为备份样品找到了“最佳归宿”,更是对“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依法处置、节约高效、公益惠民”的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政企携手,让好品与爱心同行。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政企的紧密联动。在县市场监管局与县民政局的联合组织下,浙江台州恒泰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桔洲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浙产好食品”认证企业积极响应,捐赠了各自旗下的代表性强、品质过硬的产品。这些凝聚了本土特色的“浙产好食品”,极大地丰富了捐赠物资的种类,也让老人们在舌尖上品尝到了“浙江味道”。企业代表表示,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是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更是对“浙产好品”品牌责任与担当的一次有力诠释,实现了品牌美誉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线教学,让监管与服务齐步。以系列活动为载体,该局着力打造年轻干部的成长平台。在公益捐赠活动之外,该局更将课堂设在生产一线,由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科长带队,组织年轻干部深入本次参与捐赠的食品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教学。围绕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生产过程管控、产品出厂检验、标签标识规范等核心内容进行现场讲解,年轻干部通过实地观摩、询问和交流,将理论法规与现场实践深度融合。这种“科长带队、实地教学”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年轻干部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监管能力,夯实了履职根基。
实践练兵,让初心与使命共进。从备份样品的整理筛选、企业对接,到深入一线的检查教学、物资清点与现场捐赠,该局的年轻监管干部们得以全程参与、深度历练。他们在公益服务中体悟为民初心,在专业教学中锤炼监管本领,将对“监管为民”的理解,从书本理论延伸至公益现场与工厂车间,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充满了人情味与使命感。
接下来,该局将持续完善该工作机制,推动备份样品捐赠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并拓展更多元化的政企联动公益模式,为保障民生安全、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市监力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