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礼兵)为切实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提升农村居民饮食质量,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多管齐下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让农村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该局建胜所针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卖部、食品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场所,开展高频次、全方位检查。执法人员仔细查看经营主体资质,严格排查是否存在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的情况。在食品质量检查方面,对各类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标签等进行详细查验,杜绝“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在农村市场流通。针对农村食品展销会等临时经营活动,执法人员提前介入,加强对主办方和参展商的监管,要求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在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检查中,执法人员深入生产车间,围绕原材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卫生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关键环节展开细致排查。督促小作坊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生产相关规范,确保生产过程合规、产品质量达标。
如在某食品加工小作坊,执法人员发现其原材料仓库存在原材料堆放杂乱、部分原材料无进货记录等问题,当即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后续跟进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执法人员还充分利用“重庆市阳光食品”APP等信息化手段,通过该APP对农村食品从业者开展线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提高从业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借助智慧监管平台,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实现精准监管。根据风险等级,合理安排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对高风险主体加大监管频次,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检查期间,执法人员还要求企业每日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每周开展全面排查,每月进行总结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形成食品安全管理的闭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提前预警和有效防控,提升农村食品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
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有效净化了农村食品市场环境,提升了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守护好农村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