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无极县紫田庄园——三产融合发展奏响乡村振兴曲

2025-07-25 15:25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编辑:刘文超

7月23日清晨,冀中平原的热浪已在地面蒸腾,石家庄市无极县紫田庄园的葡萄架下,李师傅弯腰修剪着藤蔓,汗珠顺着草帽带子往下淌。“土地入股有分红,庄园务工领工资,两份收入攥在手里,这日子才算真正踏实了。”他拍了拍身旁的冷链运输车,车厢里整齐码放着清晨采摘的“阳光玫瑰”,包装箱上的绿色食品A级标识在晨光里格外醒目。三小时后,这批葡萄将出现在北京超市的冷鲜柜里。

五年前,这片地还是零散的小块农田。变化始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新模式。农户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企业负责资金、技术和销路。去年合作社总收入达到260.5万元,村集体增收12万元,入社农户每亩地净增收超过600元。更让村民安心的是,庄园里1150个就业岗位,让留守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正在旅游服务中心整理采摘筐的村民笑着说:“以前守着三亩薄田,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现在土地流转金加工资,年收入过了四万元。”

物联网监控室里,技术员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得很,每株葡萄‘喝多少水’都有数。”走进葡萄园,太阳能杀虫灯静静矗立,黏虫板在晨风中轻晃。五年间,这里没发生过一起生产事故,没接到过质量投诉,更没出现过环境污染问题。质检员托起一串葡萄,果柄上的溯源二维码清晰可见:“扫一扫,连哪天施的有机肥都能查明白。”

冷链物流中心天没亮就开始了忙碌。“冷库里能存上千吨货,能延长葡萄的保鲜期。”工人正把预冷好的葡萄搬上发往上海的货车。线上销售同样红火,抖音直播间的主播顶着日头现场试吃,微信小程序不断跳出新订单,分拣线上,自动称重机嗡嗡作响。

上午10时,三辆旅游大巴驶入庄园。“专门带孩子来体验采摘,现摘的葡萄带着太阳的味道。”天津来的张女士擦着汗说。长廊尽头,工人正在调试露营区的灯光设备:“旅游旺季时,园内的葡萄每斤能多卖三块钱,自酿葡萄汁的销量也能翻倍。”冰镇果汁递到手里,餐饮区飘来烤肉的香气,服务员手持葡萄叶包饭,穿梭在各个帐篷间,说道:“周末需多备些烧烤食材。”

今年新添的“葡萄架下音乐会”成了暑期的招牌节目。晚上爵士乐将在果园流淌,不少石家庄、保定的年轻人专程驱车而来。布置舞台的小伙子抹着汗说:“今晚加座五十个,预约全满了。”

日落时分,冷链车驶离庄园,露营区的串灯次第亮起,星星点点。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航拍图,负责人指着蜿蜒的葡萄藤:“两条底线不能破:一千多个饭碗是民生根基,绿色食品认证是生态命脉。”窗外,冷藏库的指示灯在暮色中闪烁,新安装的光伏板泛着微光。

晚风送爽,萨克斯旋律在果园流淌。物流区依然灯火通明,工人们将电商订单搬上快递车。“今天最远的目的地是三亚。”调度员关上最后一辆车的货厢。月光下,葡萄架的影子若隐若现,仿佛在见证这片土地从传统农耕到三产融合的华丽蜕变。(刘青 田雄峰 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