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铠甲”之下是初心如磐 ——南漳县市场监管局郑明用“钢铁担当”守护食安一线

2025-11-07 10:1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小庆 孙涛 记者胡毅)在南漳县市场监管局,有一位年过半百,被同事们称为“穿着铠甲的人”——餐饮安全监管股负责人郑明。

这身“铠甲”,并非钢铁铸就,而是用责任锤炼、用坚守打磨,日复一日披在肩上。直到一场意外,才让人们看清,那看似寻常的身影背后,是怎样一副铮铮铁骨。

“等忙完这阵子”——一句迟迟未兑现的承诺

九月,校园陆续开学,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一年中最紧张的攻坚期。那段时间,郑明的心脏总是不定时地“报警”,一阵阵紧缩的疼痛,像是有只无形的手攥住了他的胸口。他习惯性地用右手压一压心口,深吸几口气,又继续伏案核对报表、梳理督查清单。“等忙完这阵子,一定去检查。”这句话,他对担心他的同事提过,对长期卧床需要照顾的妻子保证过,也时常在心疼时重复给自己听。

然而,病痛不等人,意外更是突如其来。9月12日,他在下乡督查校园食堂、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AI”建设的山路上,所乘车辆发生碰撞。剧烈的冲击让他左胸、右腹、后腰如撕裂般疼痛。同行人员都劝他立即返程就医,他却扶着车门站稳,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行程不能改,几个学校还在等着,我能坚持。”他换乘车辆,一路强忍疼痛,完成了全部督查任务。

病床上的“移动指挥所”

当晚,疼痛如潮水般反扑,心慌、头晕、恶心接踵而来。次日送医,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心脏病急性发作,多处肋骨骨折,右肺感染。最危险的是,心脏血管因长期拖延,堵塞程度已超过90%,必须立即手术。

术后的病房,成了他临时的“指挥所”。身上连着监护设备,手背插着输液管,他却时常举起手机,眯着尚未完全恢复视力的双眼,紧盯“鄂食安”平台上的数据跳动。他通过视频连线,远程指导校园食堂整改,嗓音沙哑却条理清晰:“李园长,你们厨房的摄像头偏了,要正对烹饪区……王主任,养老机构的接入材料我已批注,今晚一定处理好……”女儿守在床边,看着父亲苍白却专注的侧脸,默默地把温水递到他微微发颤的手中。

医嘱与职责的“拉锯战”

出院时,医生严肃地写下“全休15天”的医嘱。老婆红着眼眶说:“老公啊,再要紧的工作也得我们先养好身体,再慢慢完成……”他点头,一一应下。

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他步履略显蹒跚的身影,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他打开电脑,登录系统,开始逐项核对联合检查方案,调度股室分工。有年轻同事看见他,愣在门口:“郑股长,您怎么没休息……”他转过头,露出那抹熟悉的温和笑容:“才开学,还有很多事没做,在家也躺不住。”

正是在这样的带领下,南漳县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比原计划提前五天完成;全县52家幼儿园食堂、23家养老机构食堂在全市率先实现100%接入“鄂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后厨实况、食材溯源、监管记录一屏可见、实时可查。

钢铁之躯,赤子之心

“90%的血管堵塞”,是身体发出的最后通牒;“100%的在岗坚守”,是他用生命写下的铿锵回答。

郑明的“钢铁担当”,不是与生俱来的铁打之躯,而是源于一名市监老兵对使命的执着、对安全的敬畏。他在病痛中咬牙坚持,在意外后毅然返岗,不为掌声,不为赞誉,只为肩上那份“守护千家万户舌尖安全”的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他依然坐在那间朴素的办公室里,屏幕上是不断更新的监管数据,窗外是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他守护的,不只是数据和报表,更是这座县城里每一个孩子、每一位老人的一日三餐,是平凡生活中最真实的安心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