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昭通市绥江县的方竹笋大量上市。在板栗镇罗坪村万亩方竹示范园里,一棵棵方竹笋破土而出,沐浴着阳光雨露,蹭蹭往上生长。笋农们纷纷走进竹林,抢抓时节采摘鲜笋。
“已经采了一个多星期,估计还要采十来天才能采完。”罗坪村6组竹农周国一边麻利地采笋,一边兴奋地说:“漫山遍野的方竹林,就好比是一座绿色银行,只要吃得起苦,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
2019年,绥江县大规模发展竹产业,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荒山上种下了27万亩方竹苗,一到采摘期,竹林里随处可见劳作的身影。“去年均价在每公斤9元左右,今年涨到了13元左右,1吨鲜笋可多卖4000元。”绥江县友元竹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永友向记者介绍今年的市场行情。
这一季当地的方竹笋产量约9000吨,总产值预计1亿元。为了就近加工鲜笋,绥江县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3个竹笋初加工厂和1个精深加工厂,通过无硫保鲜工艺,将鲜笋加工成清水笋、调味笋、笋酱、发酵笋干等数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每个竹基地旁都配有一个竹笋初加工厂,这样可以实现就近加工,减少运输成本。”绥江县竹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邓跃武介绍,除了竹笋加工厂,“十四五”期间绥江县还将规划建设500公里产业道路,为竹笋出山提供支撑。
“目前,全县竹农达9000余户,去年实现综合产值2.4亿元,带动32个村1.2万户4.8万人受益。”绥江县林草局副局长瞿建峰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即管好竹、建好厂、修好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用一根根竹笋托起乡村振兴蓝图。(沈迅 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