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长市金集镇草西村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里,成熟的山核桃挂满了枝头,种植户们满脸喜悦地忙着采果、挑选、装筐、外运。“过去这一片是低效林,改种薄壳山核桃后,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草西村村党总支书记陈叶桃说。
天长市创新推行“林场+村(社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场村合作”融合发展,鼓励引导村集体、村民将生长期长、材质不佳、经济效益差的低产低效的林地经营权流转给国有、集体林场,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益。
“以前,村里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加上种植管理粗放不精,导致岗坡林地生产力低。”陈叶桃介绍,推行“场村合作”后,草庙山林场主动联系村里合作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不仅为我们提供品质优良的薄壳山核桃树种苗,还安排技术人员现场传授栽培技术。如今,这片低效林已经变成了“摇钱树”。
为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草西村在市林技人员指导下,按不同季节在林下分片套种油菜、红心薯、甜玉米、百合等粮油作物和芍药、蒲公英、白术等中药材,实现一地多收,提升林地综合效益,该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0多万元收入,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国有、集体林场在林地经营、技术推广、产业衔接等方面的优势,与林区村(社区)合作共建产业项目、共享发展成果,走出了一条场村合作、共建双赢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天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副局长徐峰介绍说,截至目前,该市已实施场外造林1.25万余亩,村集体低产低质低效林改造近万亩,林下套种粮油、中药材和苗木花卉等4500亩,实施马尾松、意杨林等低改项目6000余亩,打造森林康养基地2个,建设林下经济场村合作示范点5个。(汤超 胡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