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绵阳游仙柑橘披“冬衣” 防寒抗冻有妙招

2023-11-08 14:58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张玥玥

霜降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对于柑橘来说,也到了生长管理的关键时期。近日,游仙区小枧镇遇仙村的果农们正忙着给柑橘套袋,确保柑橘健康生长、温暖过冬。

在柑橘种植大户窦进武的果园里,村民们分散其间,用专用纸袋熟练地进行套袋工作,不一会儿,一颗颗柑橘便穿上了“防冻衣”。

“套袋不仅让柑橘能在低温天气里防霜冻,而且在采摘的时候,果皮也会因为没有灰尘更好看。我们今年种了60多亩,产量预计在20万斤左右,产值大概在30万元左右。”窦进武告诉记者。

除了套袋,还通过覆盖保暖布的方式,让柑橘顺利过冬。良好的保暖方式,会让柑橘有个好收成,而如何让品质更优良,也是遇仙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人工割草便是其一,不仅能减少化学除草剂对土壤的污染,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柑橘的生长。此外,还通过粘虫板、诱蝇球、太阳能杀虫灯等生态种植管理技术,让柑橘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

遇仙村柑橘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

“每年疏果、包果、摘果的时候,我们就会到果园来干活,基本上每个月工资都能拿到2000元以上。钱挣到了,家也照顾到了,很开心。希望我们村的柑橘产业越做越强,让我们在家就业的机会更多。”遇仙村村民张秀芳说。

从疏花、疏果,到套袋、采摘,像张秀芳这样能够就近务工的村民,全村每年有2000余人次,年总用工收入可达20多万元。

目前,遇仙村柑橘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品种包括爱媛、春见、明日见、沃柑等。采摘时间从10月底持续到第二年4月,全村总产量超过5000吨,产值超过2000万元。柑橘主要以近郊游采摘为主,同时发展线上销售,村里注册的“仙枧鲜果”已销往北京、广东、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

“我们计划引进加工企业,对果品进行加工,主要加工成果干、果茶等产品。此外,还计划打造农家乐,让前来采摘的游客参与体验农事生活,以此增加村民收入,从而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遇仙村党总支书记邓长清表示。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未来,遇仙村的经营模式将逐渐从单纯的种果、卖果,转为集观光、采摘、游玩、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链,依靠青山绿水间的“金土地”,让村民过上幸福日子。(李静洁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