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王硕菁 记者程家武)为严守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0月13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淮北市公安局烈山分局对东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专项抽检行动,通过“靶向抽检+联合执法”模式,构建从市场到餐桌的安全防线。
抽检现场 图片来源:烈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靶向抽检:覆盖十余项关键指标
此次专项抽检以问题为导向,实施精准“靶向监测”策略,重点锁定市场内流通量较大的高风险食用农产品。肉制品、蔬菜等时令品种。检测项目针对性覆盖有挥发性盐基氮、恩诺沙星、甲硝唑、甲胺磷、克百威、阿维菌素等十余项关键指标,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在抽样现场,执法人员与第三方检测机构人员协同作业,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抽检程序,对样品进行现场封装、编号登记,详细记录产品产地、进货渠道、经营户信息等溯源要素,并由经营户签字确认。同时,执法人员逐一核查经营户证照资质,重点查验进货凭证、检验检疫证明及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抽检过程严谨规范、结果权威可信。
警企联动:形成监管闭环
此次行动突出公安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行刑衔接优势。区公安分局全程参与抽检过程,对抽检中发现的来源不明、票据缺失等可疑产品现场固定证据,同步排查非法添加、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等违法犯罪线索,形成“抽检-排查-执法”的监管闭环。对后续检测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将立即依法立案查处,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结果,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常态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此次专项抽检是烈山区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缩影。近年来,烈山区持续深化部门联动机制,通过不定期抽检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
下一步,针对此次抽检发现的风险隐患优化监管策略,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与常态化执法,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引导经营户诚信合规经营,构建社会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