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龙军 记者程家武)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与校园的和谐稳定,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毛坦厂中学实验学校始终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置于首位,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原则,通过构建严密的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的过程管控、提升人员素养、优化硬件环境、强化监督自查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全力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其管理亮点突出,成效显著。
体系健全,责任落实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食堂管理员、教师及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清晰,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压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同时,学校系统构建了涵盖《食堂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培训制度》、《餐具清洗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堂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十余项规章制度,实现了食堂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负责人和家长陪餐制度得到严格执行,每日均有校领导或中层管理人员深入学生中间共同就餐,现场听取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陪餐记录详实完整。
过程严控,筑牢安全防线。
在源头管控上,学校对食品原料供应商实施严格的遴选、资质审查和动态评估,确保合作供应商证照齐全、信誉良好。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所有原料来源清晰、质量可靠,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及过期变质原料进入校园。每日进货食材均需经过感官检查和必要的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
在加工制作环节,食堂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生熟分开、荤素分开、烧熟煮透,严防交叉污染。对食品的储存温度、烹饪中心温度进行严格监测并记录。食品添加剂实行“五专”管理(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杜绝非法添加。
在清洗消毒方面,食堂配备完善的清洗、消毒、保洁设施,餐具严格执行“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程序,消毒记录完备。后厨、餐厅、仓储区等环境定期彻底清扫消毒,“三防”(防鼠、防蝇、防尘)设施齐全有效。
学校按规定配备专用留样冰箱,对每餐次所有成品进行留样,留样量不少于125克,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详细记录并由专人管理,确保必要时可追溯查证。
提升素养,强化人员管理。
所有食堂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建立健康档案,每日晨检,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学校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职业道德及警示教育培训,本年度已组织集中培训,考核合格率达100%。同时,严格要求从业人员保持个人卫生,规范着装与操作行为,不断提升整体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升级硬件,优化就餐环境。
学校食堂各功能间(库房、粗加工间、烹饪间、备餐间、洗消间等)设置齐全,布局合理,流程顺畅,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定期对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近年来,学校全面实现“明厨亮灶”,通过视频监控方式,实时展示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主动接受师生监督。
强化监督,构建共治格局。
食堂管理员每日进行安全巡查,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综合检查。学校还定期对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点表》等进行全面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立即整改,实行销号管理。学校主动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畅通投诉渠道,自觉接受教育、市场监管部门、师生、家长及社会的监督。
学校还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校园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并适时邀请家长代表参观食堂,召开膳食委员会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持续改进,守护舌尖安全。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学校也清醒认识到持续优化菜品口味多样性、关注设施设备更新维护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加强从业人员针对性培训和考核;研究开发更多符合学生营养需求和口味的菜品种类;并探索运用更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食品安全无小事。毛坦厂中学实验学校表示,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常抓不懈,持续改进,不断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努力为全体师生提供更加安全、营养、健康的膳食服务,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