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龙军 记者 程家武)安徽省六安市紫荆小学以精细化食堂管理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该校通过源头管控、透明监督、营养定制、教育浸润、制度育人五大维度,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获评市级“校园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其务实举措赢得家长与社会认可。
源头管控:全链条追溯保品质
紫荆小学建立食材招标采购机制,优选资质完备供应商,对米面油肉蛋等核心食材实施统一配送。每日由食堂管理员、值班教师组成查验组,严格核查食材新鲜度与检疫证明,配合市场监管部门飞行检查,确保“问题食材零准入”。“从供应商遴选到餐桌呈现,每个环节都可追溯。”后勤主任介绍道。
透明监督:智慧赋能全程可视
学校建成“明厨亮灶”系统,操作间实况通过餐厅电子屏实时展示。由教师代表、家长委员、学生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检查餐具消毒与环境卫生,每学期举办食堂开放日接受社会监督。创新推行“色标管理”——红、绿、蓝三色砧板刀具严格区分生肉、蔬菜、熟食加工,杜绝交叉污染风险。
营养定制:科学适配成长需求
紫荆小学营养工作室结合学生体质特征,制定“荤素搭配、粗细均衡”的周食谱,每餐包含主食、双蔬菜、肉类及羹汤。通过校长信箱、校园公示栏征集意见,动态优化菜品口味。“孩子们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光盘率持续提升。”食堂负责人表示。
教育浸润:食安知识融入日常
将食品安全纳入校本课程,通过主题班会科普视频教授食品保质辨识、七步洗手法等知识。利用校园电子屏、宣传栏普及膳食健康知识,定期邀请市场监管专家开展“季节性疾病预防”“食品储存规范”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健康饮食习惯。
制度育人:专业团队护航安全
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制度,规范着装要求(统一工装帽、口罩、专用鞋)。实施“日晨检、周培训、月考核”机制,强化操作规范意识。员工秉承“安全无小事”理念,自觉遵守“个人卫生十不准”“工具分区使用”等准则,以专业服务筑牢安全基底,以恒心守牢安全底线。
“校园食品安全是办学治校的生命线。”紫荆小学校长强调,学校将持续升级“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让紫荆校园的每一餐都承载温度、保障安全,这是我们不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