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方明星 记者程家武)今年9月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市场监管系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严厉打击食品领域无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一是全面主动出击,加大巡查力度。根据全区实际,结合省、市文件要求,统筹调动监管执法力量,对城乡接合部、车站、学校机周边、大型超市等重点区域,保健食品、价格波动大的食品等重点品种,停产歇业企业、管理体系问题频发企业、农村百货店、零售商品店等重点对象,加大检查力度。对生产经营企业采取专项检查、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结合年度监督检查计划,通过比对企业许可、符合性检查申报资料,检查企业相关台账、记录等方法,针对性检查无证生产经营情况。
二是落实举报奖励,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落实省、市局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对“12315”平台等来源的举报线索进行核查处置。深入落实《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公众提供涉及无证生产经营的案件线索,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三是发挥四员作用,形成群防共治。贯彻落实《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进县市区食品安全“四员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四员”队伍在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四员”队伍在打击无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风险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等方面开展工作,打通专项整治行动“最后一公里”。
四是加大案件查办,强化执法震慑。综合运用技术审评、检查核查、监督抽检、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网络监测、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等方法和渠道,加强对案件线索收集,认真落实“黑窝点”首办负责制。加大对标签不合法、非法渠道购进、出租出借许可证等案件的深挖力度,注重对产品真实性的核实,强化上下游链条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