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二处处长张哲率调研组赴鸡西市,调研“校园餐”食品安全监管及学校食堂快检室建设工作。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鸡西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深入鸡西市第十九中学、第一中学等学校食堂,实地查看食材采购贮存、加工制作、餐具消毒和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详细了解“妈妈食堂”、食材信息公示、关键点控制卡、“市监管家”、智能留样和食责险全覆盖等创新举措,重点考察了食堂快检室建设情况,包括设备配置、农残和兽残等10项核心检测指标、“食安之城”小程序实时上传数据机制、日常检测频次及结果运用等内容,现场观摩了蔬菜农残快检操作流程。调研组细致询问食材采购来源、索证索票落实和问题食材闭环处置等情况,与学校食品安全总监、食堂负责人深入交流,强调“校园餐关系千家万户,必须严把每一道关口,确保学生吃得安全、健康”。
座谈会现场 图片来源:鸡西市市场监管局
实地调研后,调研组组织召开“校园餐”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鸡西市市场监管局领导及相关科室、部分学校负责人、食堂安全员和检验员代表参会。鸡西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鸡西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校园食堂快检实验室全覆盖的举措与成效。目前全市120所公立中小学和幼儿园已全部建成快检实验室,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开展食材快检5800余批次,精准拦截不合格食材4批次,有效发挥了风险防控“前哨”作用。学校代表分享了依托快检数据规范源头管理、提升食安水平的实践经验,通过家长开放日、“妈妈员工”参与监督等方式,校园餐透明度和信任度显著提升。
调研组对鸡西市“校园餐”食品安全监管和快检实验室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校园食堂快检实验室全覆盖模式为全国推广提供了有益参考。针对下一步工作,调研组强调,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持续优化快检室功能布局,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深化快检数据运用,让“小检测”发挥“大作用”,实现风险早发现、快拦截、早处置。要让快检“动态数据”成为家长的“定心丸”,不断巩固家校共治、社会共治的良好治理格局,坚决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