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为总结上半年体系工作,落实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工作要求,近日,黑龙江省饲草饲料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召开年度中期工作会议,对体系中期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部署。此次会议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举行,来自协同创新岗岗位专家、推广专家以及综合试验站站长等共计20余人参会。会议由体系首席专家申忠宝研究员主持,育种与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控、栽培与草地管理、饲草加工与草畜结合、生态与环境保护、智慧产业和经济等 6 个协同创新岗的主任专家分别汇报了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旨在梳理前期工作成果,明确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黑龙江省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各功能室主任先后汇报了上半年工作。饲草育种功能室聚焦新品种选育,总结了上半年在优质高产饲草品种培育上的突破,已完成多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下一步计划加快新品种审定与推广;病虫害功能室围绕饲草常见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建立完善的病害鉴定与监测技术体系,并对建立的预警机制及高效防控技术进行应用示范推广成果,后续将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普及。饲草栽培功能室介绍了优化栽培模式、提升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实践经验,下一步打算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制定个性化饲草栽培方案。生态功能室聚焦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中重度盐碱地生态修复,侵蚀沟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体系上半年参与 "‘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牵头成立由 20 余名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针对大庆市肇源、杜蒙等区域的盐碱化草原,制定协同修复方案。智慧与经济功能室则汇报了智慧农业技术在饲草生产中的应用及产业经济分析成果,下一步将深化数字技术与饲草产业的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经济数据支撑。
汇报结束后,申忠宝对各岗位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体系在上半年取得的显著成效,认为各岗位专家围绕产业需求,扎实开展工作,在技术创新、示范推广、服务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速度有待加快、岗位之间协同创新力度还需加强等。
针对下半年工作,申忠宝研究员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对照年度任务指标,查缺补漏,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加强岗位与综合试验站之间的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攻克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加强政策建言,针对产业 "卡脖子" 问题开展专项调研,为黑龙江省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