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黎 记者黄官国)为切实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提升包保工作实效,近日,上海市静安区北站街道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食品安全包保治理工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海燕主持会议,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桑祯骁出席会议并讲话。街道食药安办、城运中心、市场监管所负责人及各街区书记(包保干部)参会。
会议首先通报了近期街道食品安全包保工作进展,并详细解读了《北站街道食品安全包保工作具体要求》,进一步明晰了各级包保责任。会议强调,包保工作要立足“督促提醒、前端预防”的定位,优化居村包保关系和任务清单,探索将“四维走访联系”机制融入日常检查,为基层减负增能。会议鼓励包保干部主动靠前,积极参与夏季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的现场核查与处置工作,提升风险隐患的及时发现能力。

会议现场
会上,北站市场监管所聚焦提升包保干部实务能力,开展了专题培训。培训采用场景模拟方式,针对餐饮、食品销售等不同业态,系统讲解检查要点、流程规范及后续处置要求;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深化包保干部对检查任务的理解,促进包保责任与监管责任的有效衔接;并通过平台操作演示,确保“沪食责”系统内问题“发现-反馈-跟踪-复核”的全链条闭环管理落到实处。
会议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方向。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将食品安全包保深度融入街道“精治善理”食安品牌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效能。要求包保干部严格依据清单履职,确保督导检查覆盖全域、不留死角。二是着力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多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共同研判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同时,要求包保干部在实践中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检查、指导与协调的综合能力。三是狠抓闭环管理提升效能,建立健全贯穿检查、反馈、整改、复核各环节的工作链条,注重将包保工作与文明城区创建、商户自治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构建多元参与、常态长效的共治格局。
据了解,面对高温季节食品安全风险挑战,北站街道创新推出“多格合一”督导模式,将食品安全包保与现有城市运行网格管理体系深度融合。由街区书记与城运干部共同担任包保责任人,并联动市场监管、城管、公安等执法力量,建立起网格化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机制。日常巡查以包保干部为主力,一旦发现风险隐患,通过联动机制可迅速调度专业执法力量到场处置,形成了“包保牵头发现、执法协同处置”的高效运行模式,显著提升了问题解决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下一步,北站街道将持续深化“精治善理”食安品牌内涵,以更高标准和更实举措,推动食品安全属地包保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紧密衔接、良性互动,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真正落地见效,切实守护好辖区群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