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丽水“制度+智慧”双发力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2025-09-28 16:2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毛良晖 记者王正心) 近日,丽水市莲都区天宁中学食堂改造提升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从消毒设施不足、排烟“憋闷”、“带伤”的墙面地面旧后厨,到消毒房齐备、排烟系统“通透”、环境安全整洁的现代化餐饮空间,仅60天便完成了全方位改造。这一转变不仅显著提升了师生就餐的安全性与舒适度,更成为丽水市推进省民生实事中小学校食堂提档升级工作的生动缩影。

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丽水市市场监管局锚定“提升硬件基础、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操作规范、规范经营行为”的“三提升一规范”核心标准,以“硬件+软件”双改造为抓手,清单化、闭环式推进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升级。截至目前,30家中小学校食堂提档升级项目正有序推进,累计投入资金879.37万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惠及35389名师生。

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丽水首先从制度层面构建保障体系。丽水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局印发专项工作通知,明确项目、责任、问题“三张清单”,确保每项任务都有“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在此基础上,两部门进一步健全衔接机制,创新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三联双控”制度,通过联合检查、联合通报、联合培训,实现监管力量联动协作、问题隐患联处联办,大幅提升项目建设效能。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创新监管模式:缙云县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管监督试点,以数字化手段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遂昌县组建市场监管、教育、设计单位“三位一体”专家团队,实地踏勘优化改造方案,从源头严把建设质量关。

改造过程中,该市始终坚持“对标对表、精准施策”,为每所学校定制“一校一策”方案。针对管理难点,创新推出“一校一盯”校园食品安全体检单报告制度,将“互联网+明厨亮灶”融入日常管理,采取“线上抽查+线下实地检查”双轨监管,定期开展安全体检并督导问题闭环整改。缙云县深度融入“校园安心就餐”系统,构建“全链条数字化、全流程智能化”监管模式;遂昌县创新推行“三维度评估”机制,引入合规技术服务,开展“现场查验+台账审查+人员访谈”全要素检查,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硬件升级同样精准发力,丽水以“标准化、现代化”为导向,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缙云县统筹3000万元专项资金,为16所学校配备智能化自动洗碗机、标准化消毒房;遂昌县将“建设消毒房”纳入提升清单,推广“消毒、烘干、保洁”一体化设备。

“现在能亲眼看到食堂操作,孩子在学校吃饭特别放心。”参与校园食堂“护航体验活动”的家长李女士参观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食堂后感慨道。为让校园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丽水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景宁红星小学打造校园食堂“山区样板”入选全国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其“无水厨房”做法在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交流会上直播展示,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的“丽水经验”。

如今,走进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等改造后的食堂,明亮整洁的操作间、智能化设备、清晰的管理制度标识随处可见。更值得一提的是,丽水还打破校园餐饮“大锅菜”“小锅菜”界限,2021年在全省率先推行师生“同菜同质同价”,并将其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如今,全市进一步推广“6选3”模式,每餐推出6样菜供师生自主选3样组成套餐,并设“加菜窗口”满足需求,“陪餐陪伴就是最好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提档升级中小学校食堂工作,是2024年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建设工作的深化与拓展。下一步,丽水市将依托“硬件升级+智慧监管+示范引领”三位一体的模式,持续推进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水平和管理效能双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更扎实的举措、更严格的监管,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