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廖俊杰)夏秋季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中央厨房和集中用餐配送单位作为餐饮食品源头加工和供应的关键环节,其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切实防范食源性疾病风险,严守食品安全底线,近期,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关切,对辖区内 30 家中央厨房、集中用餐配送单位开展全覆盖、无死角专项检查,以 “零容忍” 态度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8 月 19 日晚 10 点,夜色正浓,多数市民已进入休息状态,但位于回兴街道的某中央厨房内仍机器运转、人员忙碌 —— 该中央厨房主要在夜间开展肉类半成品加工,凌晨将成品配送到辖区各连锁分店,保障次日早间及午间餐饮供应。为精准掌握企业真实运营状况,杜绝 “应付式” 整改、“表面化” 合规,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采取 “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直奔该中央厨房加工车间,开启突击检查。
执法人员围绕食品安全关键环节,进行全流程、细致化排查:在食材购进环节,仔细核查肉类原料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进货台账及索证索票情况,确保源头可溯、质量合格;在人员健康管理方面,逐一核对从业人员健康证有效期,检查是否按规定佩戴口罩、工作帽,有无手部消毒等卫生操作行为;针对卫生环境,重点查看加工车间地面、墙面、操作台是否清洁,排水沟是否畅通,废弃物是否及时清理,有无蚊虫、鼠患等隐患;在设施设备检查中,仔细查看冷藏冷冻设备温度是否达标、运行是否正常,加工设备是否定期清洗消毒,刀具、砧板等工具是否按生熟分开使用;对于添加剂管理,严格核查食品添加剂采购台账、使用记录,检查是否专人保管、专柜存放,是否按规定剂量使用,坚决杜绝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等行为;同时,对加工操作流程进行全程监督,查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是否存在交叉污染风险;最后,检查食品配送环节的温度控制、包装密封性,以及食品留样是否按规定执行,确保每批次食品可追溯。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使用快速检测设备对肉类半成品中的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同时也发现该中央厨房存在擅自改变加工布局,部分功能区域划分不清晰,存在交叉污染风险;食品添加剂管理不规范,使用记录不完整,未严格做到 “专人、专册、专柜、专锁、专秤” 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向企业负责人指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要求企业立即停止不规范行为,限期完成整改,并安排专人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加大对中央厨房、集中用餐配送单位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 “四不两直” 突击检查和飞行检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指导,提升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
此外,持续畅通 12315、12345 等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形成 “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 的共治格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为夏秋季食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