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湖北阳新兴国市场监管所织密“三张网”守护居民“舌尖安全”

2024-01-12 08:38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黄威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罗余果 董军 明慧珍 记者胡毅)湖北阳新县兴国镇是县城老城区,食品安全点多、面广、线长。既要确保老城区居民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系数,又要保持市场稳定繁荣,维护市场秩序,是摆在阳新县兴国市场监管人面前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后,该所结合实际,提出“揪住问题重点、解决重点问题”思路,织密食品安全“三张网”,并一抓到底,取得良好效果,近三年来,县城老城区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知晓率、满意度显著提升。

构建共治基石,织牢食安“堡垒网”

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阳新县兴国镇市场监管所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把各类食安指标,定岗、定人、定责、定标准、定时限,实施清单式、台账式落细落实,打造一支审批为民、提质为民、执法为民、诚信为民的“党员先锋队”,11名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守护食安。

图片1.png

保健食品专项检查 图片来源:阳新县兴国镇市场监管所

同时与20个社区两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协管机制,300多名社区干部和网格员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形成“统一指挥、分层分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网格化治理体系。此外,开展“共产党员经营户”授牌活动,打造标准化、规范化食品生产经营示范点,辐射带动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觉落实主体责任,营造诚信、守法、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2023年,通过部门协同共治,强化执法协作、科技赋能监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1034个,查办案件58起,打通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划定共治防线,织细食安“防控网”

该所找准食品安全风险点与着力点,管牢“源头”、管严“生产”、管住“流通”、管好“餐桌”,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有机统一,连续无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积极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合理确定日常监督检查频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靶向性。深入开展“食安进市场”活动,征集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堵点、难点,问需求寻良策。推动食品安全监管进校园行动,聘任食品安全副校长36名,23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图片1.png

食品安全进校园 图片来源:阳新县兴国镇市场监管所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加强治理,完善制度体系,严抓生产流程,强化风险排查,加强行业自律,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指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市场。

每到傍晚,兴国大道、三眼井、步行街等夜市人来人往,移动式店铺整齐摆开,各色小吃香气扑鼻。每个摊点食品摊贩登记证、健康证和营业执照样样齐全。

筑起共治城墙,织密食安“共治网”

去年12月26日,古稀“红袖章”志愿者张德胜在步行街食品经营门店走访,宣传食品安全注意事项,及时提醒不规范经营。“我发现一家小餐饮,炸鸡腿没有遮挡,及时提醒。”张德胜说,社区18名“红袖章”吹哨,守护着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升级。构建“线上全面巡查+线下现场检查”的监管模式,探索“以网管网”,推行食安封签,外卖食品经营户纳入线上线下监管视野。

加强跟踪问效,重点督查食品安全监管员履行监管职责,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及时梳理督查情况,将督查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边督边改、以督促改、以改促优,提升质量。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从机关到社区,处处有群众发扬主人翁意识,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身影。在山川台社区宣传栏里,红白理事、环境卫生等协会网格管理、自治组织架构清晰明了。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丽说:“我们红白理事协会提前介入、提醒报备,并及时监督食品安全,避免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

百姓健康兴百业,食品安全利千秋。新的一年,阳新县兴国镇市场监管所将继续强化责任落实,创新工作举措,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