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峨边学校食堂(中式烹调师)项目制培训班”圆满结业,来自全县32所学校的79名厨师完成系统培训,“校园餐”从“吃得安心”“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全面升级。
今年以来,县教育局聚焦“校园餐”服务痛点,从建设、管理、培训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学校食堂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硬件提档,让“老食堂”焕发“新活力”。针对各学校食堂功能布局、设备设施等短板弱项,县教育局投入120万元,对8所学校实施食堂达标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4所,其余4所预计今年完成。“我们食堂的提升改造涉及外墙翻新、厨具设备升级和内部设施优化。”哈曲乡中心小学负责人尼里阿曲介绍道,“这次改造,学校食堂的整体环境、安全性能及卫生标准得到了显著提升,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用餐保障。”
管理加码,给“入口关”装上“安全锁”。县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研究制定系列管理制度,健全校园食堂采购、库房管理、家长陪餐等管理机制。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集中采购、双人验收,“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100%,推行菜谱、运营、陪餐“三项公示”。据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分管县领导到校陪餐16人次、局机关干部到校陪餐123人次、学校行政陪餐3268人次、家长代表到校陪餐870人次,形成了党委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的‘校园餐’监督管理新机制。”这套看得见的“放心”、摸得着的“安心”,还登上了省市工作简报,获得肯定。
技能升级,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县教育局把提升食堂“掌勺人”和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作为关键一环,从食品安全与卫生规范、营养均衡搭配及烹饪技能等多方面入手,组织了4场培训,覆盖校园餐管理人员近300人次,持续为学生饮食安全与营养均衡提供坚实的保障,师生们的“饭碗”端得更稳,饭菜吃得更香了。(吴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