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静慧)金秋九月,松香满城。在吉林省东南部,并非松子主产区的梅河口市,正以一场国际性的产业盛会,向世界展示其作为“全球松子产业之都”的独特魅力。2025年9月7日至9日,以“松韵梅城,香飘世界”为主题的中国—吉林梅河新区(国际)松子大会在这里举行,吸引全球目光。
从“小铁锤”到“大产业”:一颗松子的蜕变之路
梅河口不产松子,却成为全球松子加工与贸易的核心枢纽,这一奇迹源于改革开放初期梅河口人“无中生有”的开拓精神。上世纪70年代末,当地群众凭借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从长白山区的红松资源中发现了商机,用最原始的“小铁锤”敲开了松子加工的大门。近半个世纪以来,梅河口松子产业从小作坊起步,逐步形成现代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如今已拥有300余户加工企业,年加工集散量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梅河口松子的成功,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其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从脱壳、烘干到精深加工,梅河口形成了覆盖红松、雪松、华山松等多品种的完整产业链,并研发出松子仁、开口松子、松子油、松子酒、松子巧克力等高附加值食品。前端设备制造更是占据全球90%以上市场份额,实现了从“初级加工”到“智慧制造”的跨越。
科技赋能与品牌升级:食品产业的创新实践
梅河口松子产业的崛起,离不开科技与品牌的双轮驱动。当地政府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突破松子蛋白肽提取、功能性保健品研发等核心技术,推动松子从传统零食向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转型。同时,“梅河果仁”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使松子产品从“贴牌代工”走向“自主品牌”,提升了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在本次松子大会上,创新产品成为亮点。松子美食品鉴会将推出松子啤酒、松子饮料等跨界食品,展现松子作为食材的多元可能性;分会场的美食展销活动则融入东北不夜城、知北村等文旅场景,推动“食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感知松子食品的独特魅力。
全球视野与本地行动:构建食品产业新生态
梅河口松子产业的国际化路径,为中国食品产业“走出去”提供了范本。通过建立与俄罗斯、蒙古国、巴基斯坦等产区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梅河口不仅保障了原料稳定供应,更推动形成了“全球资源—梅河加工—世界市场”的流通格局。此次大会将举办国际松子产业经贸交流会、产情报告发布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其全球定价与信息枢纽功能。
在政策层面,梅河口推出“松子贷”等专项金融产品,优化海关、税务服务,为食品企业降本增效。这些举措不仅助力本地企业成长,也吸引了国内头部食品企业将梅河口作为核心供应链基地。
从“产业之都”到“美食名片”
未来,梅河口计划通过万亩红松种植基地建设、松子深加工研究院成立、松子主题文旅项目开发等举措,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升级。松子不再仅是出口商品,更成为梅河口城市形象的文化载体和美食符号。
一颗松子,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奋斗与智慧。梅河口用食品产业的创新实践,书写了“小特产”成就“大产业”的生动篇章,也为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正如梅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卫红所言:“世界松子看中国,中国松子看梅河口。”这场以松子为媒的国际盛会,已为全球食品产业合作开启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