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河北省有效发明专利达6.66万件

2024-04-19 09:4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魏梓濠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纪红霞) 4月18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河北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情况。截至目前,河北省有效发明专利6.66万件,有效注册商标141.15万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393件。河北省成功获批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份。

据介绍,近年来,河北省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image.png

“河北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河北记者站

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围绕落实《河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河北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省直相关部门结合职责分工,制订年度实施推进计划,对重点任务细化指标,加强调度,推动落实。《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于去年11月1日正式施行,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填补了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综合立法的空白,为激发河北创新活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和有力支撑。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全省专利授权量9.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2万件,同比增长18.21%。全省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试点、示范城市3个,试点县(园区)6个。作品登记数量继2022年首次突破10万件后,2023年达到31.7万件。河北省已完成和在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2个,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和园区15个。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提升保护水平。2023年,全省共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652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527件,有力保护了创新主体合法权益。石家庄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强化关键环节。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发挥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河北分中心作用,及时发布海外知识产权资讯和风险预警信息。加强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将多家电商平台和企业纳入重点关注电子商务经营者名录。全省检察机关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521件。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霸州(家具)快维中心共接收预审案件6213件,大幅缩短专利审查周期。联合开展京津冀知识产权执法“亮剑”专项行动,建立京津冀专利侵权纠纷共享技术调查官库。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办理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案件3047件。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增强。有力促进转化运用。全面实施专利转化计划,2023年全省实现专利转化许可2.82万次,同比增长70.4%。实施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转化工程,开展高校存量专利盘活行动,持续提升高校专利产业化率。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145亿元,同比增长108.81%。对50项获得首届省专利奖项目进行表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转化动力。河北省企业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12项,河北省连续4年获得金奖。稳步推进试点示范。全省新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39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2家、示范企业20家。雄安新区获批中国星网卫星互联网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运营中心建设,“迁西板栗”“晋州鸭梨”等地理标志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加强京津冀三地联动。三地知识产权局签署《京津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京津冀专利转化合作协议》,建立京津冀专利转化运用长效联动、专利供需信息互通等5项机制,促进京津专利技术在河北转化1335次。

知识产权服务质量更加优化。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便民、普惠、共享”为导向,将河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8大板块。全省已建成和在建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6家,有高校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6家。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活动,2023年共服务对接企业3661家,为企业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446个,有力服务了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全国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成功获批。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力度,规范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秩序。